一级分类:
恶意得利人的返还义务。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当得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得利没有法律依据时,受损人有权要求其返还得利,如不能返还则需承担赔偿责任。第三人的返还损失义务成立的要件包括受领人为无偿让与、受领物为应返还的物等。
2025-03-17
转账转错了对方不还的解决方法及相关法律问题。如果是银行转账,可联系银行客服追回款项。对方拒不返还时,可收集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以不当得利起诉。转错账不退还属于不当得利,可要求得利人返还。若数额巨大且情节严重,对方可能构成侵占罪。对刑事法律问题不
2025-03-15
善意取得的要件及其适用条件。善意取得涉及六个要件:受让人必须为善意且通过有偿法律行为取得所有权;受让人必须实际占有由让与人转移占有的动产;客体物必须为动产;让与人必须是无处分权人;让与人必须是动产的占有人。这些要件的满足是保护善意受让人利益,同时平衡
2025-03-14
小勇与小静之间的房屋首付款纠纷。小静婚前支付房屋首付款,但离婚后发现房子只有小勇的名字,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返还首付款。法院认为小勇构成不当得利,应返还给小静房屋首付款。市一中院最终维持了一审判决。
2025-03-10
不当得利不返还的法律后果。得利人需要承担因取得不当利益给受损失人造成的损失,并应返还取得的利益。如果不当得利人拒不返还,可能构成侵占罪。文章还介绍了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包括一方受益、他方受损、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以及没有合法根据。
2025-03-07
遗失物品的报警与立案问题。一般情况下,因个人过失遗失物品警方可能不受理,但如果遗失物品被他人侵占并拒不归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报警并申请立案。文章还介绍了立案的定义、侵占罪与拾得遗失物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包括起点数额和行为对象价值确定等问题。
2025-03-03
不当得利之债的成立条件和返还范围。成立条件包括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取得利益,受损人请求返还不当得利。返还范围受受益人善意或恶意的影响,善意受益人只需返还现存利益,恶意受益人则需返还取得利益时的全部数额。文章还强调了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
2025-02-25
而一旦资信水平比较低的企业成为公司的客户,必然会加大不良债权发生的风险。从内心来说,每一个企业都希望拖欠业务单位的款项,所以企业出现不良债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现问题而没有股购的措施解决。有的企业,债权一放2年无人过问,有的企业,单纯依靠业务员催收,
2025-02-08
按照《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拾得人不能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拾得人应当将拾得物交还失主,或者交给公安机关。如果已经确认拾得物是无主物,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当然,《物权法》第46条
2025-02-05
所有权的取得是指权利主体根据一定的法律事实取得所有权。《民法通则》第72条中规定:“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所有权的取得有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之分。下面由小编为您介绍这两种取得方式,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式很多,如生产、收取
2025-02-04
无因性理论实现对市场交易秩序的保护主要是通过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的分离,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物权行为是否需要一个原因性的目的规定,以及物权行为之效力是否取决于义务负担行为之效力……该理论并没有将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考虑在内,并不是通过对交易中的善意
2025-01-31
不当得利纠纷是民事纠纷。民事诉讼法对休庭和两次开庭期限没有具体时间规定,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只是对审理期限作出明确规定。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现存利益不以受益人取得利益的原形为限,原形虽发生变化,但只要
2025-01-30
不当得利不用支付利息。不当得利,是指所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上的依据。不当得利应当予以返还,但因为一般取得利益时不存在主观上的过错,所以无需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即不用支付利息。仅仅有一方受有财产上的利益,而未给他人带来任何损失,不成立不当得利。取得利益致
2025-01-30
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返还不当利益请求权的标的的范围,也就是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受益人受有的利益大于受损人的损失时,受益人返还的利益范围以受损人受到的损失为准。于此情形下,受益人应当返还其所取得的全部利益,
2025-01-29
债权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所得的不当利益。当利益不存在时,有权要求返还价金。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
2025-01-29
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的关系,分析了两者在我国的法律规定和互相制约的特点。《合同法》和《物权法》对此分别做出了规定,前者旨在保护静态安全,后者旨在保护动态安全和商品交易稳定性。善意取得制度保护了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而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待定状态需要
无权处分赠予合同的效力问题。这类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如果经权利人追认或无权处分的人在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合同即为有效。文章还阐述了无权处分的一般法律效果,包括在处分物交付前后的不同情况和法律处理。此外,《民法典》生效和《合同法》废止的规定也有所
不当得利标的物的返还问题,包括其基本原则和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方式。除了原有利益外,受益人应返还基于不当得利产生的各种利益的价额,包括获得的标的物和行使权利获得的利益等。当无法返还原物时,应以相应价额作为返还标的物。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不同情况下价额的
不当得利债权能否转让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不涉及协议或法律规定禁止转让的情况下,不当得利债权可以依法转让。同时,《民法典》对债权转让的规定也进行了明确。违法的债权债务转移是无效的,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和债权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