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标的物提存后,债务将被消灭,但债权人尚未实际获得其合同利益。为了方便债权人领取提存物,债务人应及时通知债权人或其继承人、监护人。只有当债权人下落不明且无法通知时,债务人方可免除通知义务。
提存的通知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通知应告知提存的标的物、提存的地点、领取提存物的时间和方法等与提存相关的事项。提存通知是法律规定的后合同义务,债务人必须履行。
提存的标的物应为合同规定应付的标的物,主要包括货币、有价证券、票据、提单、权利证书和物品等。如果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提存费用过高,债务人可以依法拍卖或变卖标的物,并提存所得的价款。所谓不适于提存的标的物指的是不适于长期保管或长期保管会损害价值的物品,如易腐烂、变质的物品,以及有危险性的物品等。提存费用过高一般指提存费与所提存标的物的价值不成比例。
根据合同法规定,对于不同的交付方式,确定了以下风险负担原则:
根据《合同法》规定,如果出卖人未按约定交付与标的物有关的单证和资料,不影响标的物毁损、灭失风险的转移。如果因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要求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买受人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解除合同,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
提存机关的确定问题。国外一般由法律直接规定或法院在法定范围内指定提存机关,一般为法院或指定的银行、信托商行等。在中国,有人认为公证机关可以处理提存事务,但也有人认为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提存机关,因为提存涉及法律专业性强,人民法院处理债权债务纠纷的能力更强
提存的原因和条件。原因包括债权人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死亡或消失等情形。提存的条件包括提存人具有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提存之债真实合法、存在适宜提存的标的物以及提存标的与债的标的相符等。在满足这些条件和原因时,债务人可以向公证处申请提存。
债务人提存的法律效力,包括债务消灭、风险承担和孳息归属、提存物领取权限以及对债权人领取权的限制等。提存是当由于债权人的原因导致无法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其交给提存机关以消灭债务的制度。在特定情况下,如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下落不明、死亡或丧失
关于提存的法律规定。在债务人履行义务时,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履行的情况下,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给有关部门,认定债务已履行。提存产生的费用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的财产收益归债权人所有,风险责任也由债权人承担。此外,合同法的某些规定如不变期间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