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国公民以及我国公民但不是土地承包的家庭成员,不能成为该承包方土地承包经营权共有人。二轮承包到现在,承包户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增家庭成员,可以作为共有人进行登记。
承包方土地承包经营权共有人应以二轮土地承包时家庭实际人口为基础,已死亡或户口迁出的(如出嫁女、在校大学生、现役军人等)应在备注栏标注清楚。二轮承包到现在,承包户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增家庭成员,一并作为共有人进行登记,并在备注栏标注。“与户主关系”栏按照国家规范填写,如本人、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孙子女、兄弟、姐妹、其他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注销登记。在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的基础上,适时开展土地承包合同变更、解除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注销等工作,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进行完善,变更或者补换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承包期内,因下列情形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变动或者灭失,根据当事人申请,县(区、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注销登记,并记载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
因集体土地所有权变化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变动或灭失的情况,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县(区、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注销登记,并将其记录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中。
因承包地被征占用导致承包地块或面积发生变化的情况,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县(区、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注销登记,并将其记录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中。
因承包农户分户等原因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分割的情况,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县(区、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注销登记,并将其记录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中。
因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让、互换方式流转的情况,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县(区、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注销登记,并将其记录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中。
因结婚等原因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并的情况,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县(区、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注销登记,并将其记录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中。
因承包地块、面积与实际不符的情况,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县(区、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注销登记,并将其记录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中。
因承包地灭失或承包农户消亡的情况,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县(区、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注销登记,并将其记录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中。
因承包地被发包方依法调整或收回的情况,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县(区、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注销登记,并将其记录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中。
除以上情形外,还有其他需要依法变更、注销的情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县(区、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注销登记,并将其记录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中。
试点期间,凡申请登记、变更、注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县(区、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应当对涉及的每宗承包地块进行实测确认,并向申请方提供书面证明。
易县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中的法律问题。文中指出,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受到严格限制,只有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原因导致土地使用权转移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另外,转让过程中涉及多种税收,包括营业税、印花税、契税和土地增
卖房子时是否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的问题。如果房屋使用的土地是通过出让方式获得的,或在划拨的国有土地上卖房,都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根据相关规定,土地使用者需按照规定的程序支付出让金并办理相关手续,税费计算方式根据实际成交价和基准地价等因素进行。
闲置土地调查通知书和土地出让方式的相关内容。通知书需包含土地使用权人的信息、土地基本情况和认定土地闲置的事实等。土地出让方式包括拍卖、招标和协议出让,其中协议出让仅限于特定范围如工业用地、公益性非营利性用地等。
已建房屋土地的出让条件。市、县人民政府依法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后可以重新出让,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偿。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需经过政府审批,分为补办出让手续和免办手续两种情形。其中,免办手续的房地产项目包括特定用途用地、经济适用住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