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合同的终止原因分为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一般原因包括委托事务处理完毕、委托合同履行不可能、委托合同存续期满等。
特殊原因指导致委托合同终止的特有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
无论是有偿委托合同还是无偿委托合同,无论是定期委托合同还是无固定期限委托合同,当事人均享有任意终止权。委托合同以当事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信任关系具有主观任意性。当事人在对对方的信任动摇时,无论是否有确凿可信的理由,均可随时终止委托合同。根据《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
除非合同另有约定或根据委托事务的性质不宜终止,当事人一方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时,委托合同终止。根据《合同法》第四百一十一条规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的,委托合同终止,但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根据委托事务的性质不宜终止的除外。”
在特殊情况下,委托合同可以不终止,具体情况如下: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即使当事人一方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委托合同仍不终止。例如,委托律师进行诉讼,委托合同可以约定,不因委托人的死亡而终止代理诉讼。
根据《合同法》规定,因委托事务的性质不宜终止的委托合同不因当事人一方的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而终止。
任何一方当事人都有权随时解除委托合同。但是,如果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解除合同的一方应当赔偿损失,除非损失不可归责于解除合同的一方。例如,当委托人无法另行安排委托事务的处理时,受托人终止合同,将给委托人带来损害,受托人应负责赔偿。根据《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因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以外,应当赔偿损失。”
因委托人的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导致委托合同终止时,受托人应在委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组织承受委托事务之前继续处理委托事务。根据《合同法》第四百一十二条规定:“因委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致使委托合同终止将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在委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组织承受委托事务之前,受托人应当继续处理委托事务。”
如果受托人的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导致委托合同终止,受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组织应及时通知委托人,并在委托人作出善后处理之前采取必要措施。根据《合同法》第四百一十三条规定:“因受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致使委托合同终止的,受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组织应当及时通知委托人。因委托合同终止将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在委托人作出善后处理之前,受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组织应当采取必要措施。”
合同先履行一方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中止履行的法律规定。先履行方在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或有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下,可以中止履行。但若无确切证据,则需承担违约责任。中止履行后,应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后可恢复
合同终止的权利义务。文章详细阐述了合同终止的多种情形,包括债务履行、合同解除、债务抵销、债务人提存标的物等。同时,也介绍了合同终止后当事人的义务,如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等。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合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包括不可抗力、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等情形。
人身保险合同中效力中止和效力终止的区别。其中,二者的触发条件、效果和补救方法均有所不同。合同效力中止是因投保人逾期未交保险费,可恢复;而合同效力终止是因一方严重违约,永久失效且无法恢复。投保人在签订合同时应了解这些区别以便正确处理。
合同解除的定义和法律后果,以及合同解除是否具有溯及力的争议和不同学者观点的分析。作者认为合同解除应具有溯及力,这有利于保护非违约方的利益,维护合同信用和正常的交易秩序。同时,合同解除与合同终止应各有其适用条件及适用后果,以根据不同的案情适用不同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