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犯罪数额怎样认定
时间:2024-10-21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数额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七条的规定明确,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情况应予立案追诉。
构成要件
客体
本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客观方面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且数额较大。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情况,将受到刑事处罚。根据该条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对方当事人财物必须数额较大。根据规定,以下情形涉嫌诈骗,应予追诉:(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且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五万至二十万元以上。
主体
本罪的主体可以是个人或单位。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只要符合构成本罪的行为,均可构成犯罪主体。
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签订虚假合同的法律责任
合同诈骗罪的相关内容。合同诈骗罪涉及签订虚假合同并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和认定方法根据《刑法》第224条规定。诈骗数额认定应考虑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合同标的数额可作为量刑情节。文章还列举了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其他情形,如携带对方财产逃跑、挥霍、
-
被告人卢*征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刑
被告人卢某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刑的案件。卢某在PP租车公司网上平台租车后销赃逃逸,骗得一辆价值人民币75201元的汽车。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个月并责令退赔犯罪所得。法官回应了关于区分侵占罪与诈骗犯罪,以及主客观构成要件的问题。卢
-
伪造合同是属于什么罪
伪造合同一般不构成刑事犯罪,但若用于诈骗且涉及一定金额,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或者若伪造合同加盖公司印章,可能构成伪造公司印章罪。根据《刑法》第224条,以下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且数额较大,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
对付合同诈骗四大利器
一般来讲,法律人士的介入,是对合同诈骗的一种较好的预防措施。故而识别合同诈骗犯罪和明悉如何预防是十分必要的。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鉴定、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或者仅履行合同小部分,而对合同义务的绝大部分无履
-
合同诈骗罪追诉期限规定
-
合同诈骗罪犯罪数额怎样认定
-
构成合同诈骗罪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