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诈骗罪 > 合同欺诈与诈骗区别

合同欺诈与诈骗区别

时间:2024-06-09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527
所谓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那么合同欺诈与诈骗的区别是什么呢?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合同欺诈与诈骗的区别

一、适用范围的不同

合同诈骗罪适用于合同订立阶段和合同履行阶段,而合同欺诈仅适用于合同订立阶段。

二、主观故意的不同

诈骗罪的主观故意是以非法占有对方财物为目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无资格订立合同或无履行合同能力,故意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诱骗对方签订或履行合同,以骗取对方财物。而合同诈骗罪中,订立合同只是行为人欺诈的手段,目的是骗取国家、集体或他人的财物。在一般的合同欺诈中,行为人采取欺骗手法并不一定是为了骗取对方财物。例如,一方以次品冒充高品质产品出售给对方,或者将某种型号的产品冒充另一种型号的产品交付给对方等,这种行为属于一般合同欺诈而非合同诈骗。另外,行为人虽采取欺骗手法,但履行了合同要求的交付货物,只是为了签订合同并换取对方货款,而非骗取对方货款,因此不构成合同诈骗。因此,与一般合同欺诈相比,合同诈骗罪中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更大。

三、客观后果的不同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之一是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较大,而一般合同欺诈并不以此为要件。如果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但骗取的财物未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就不构成合同诈骗罪,而只能处理为一般合同欺诈。

需要指出的是,两者在法律后果上也有区别:诈骗罪中的合同应当作为无效合同处理,而一般欺诈中的合同除损害国家利益外,一般视为可撤销的合同。

因此,一般合同欺诈引起的纠纷属于合同纠纷范畴,而合同诈骗罪则属于刑事犯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包括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商品标识欺诈行为、合同主体欺诈行为等。文章还介绍了合同民事欺诈的特点,如欺诈性邀请、虚假介绍或隐瞒事实等。另外,文章还提到了合同欺诈与合同纠纷的区别,重点强调了行为人是否具有欺骗他人的目的和是否采取了欺骗手

  • 合同诈骗罪的瑕疵及解决方法

    合同诈骗罪存在的瑕疵和争议,包括合同的定义、欺诈行为的要件以及损失的计算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明确合同的定义、明确欺诈行为的要件和统一损失的计算标准等解决方法。旨在促进执法者正确理解和执行合同诈骗罪,维护公平和诚信的商业交易环境。

  • 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的区别究竟是什么?

    2、民事欺诈行为人在签订合同之后,总会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履行合同;而合同诈骗罪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或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罪的区别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罪的区别利用签定经济合同的方式进行诈骗,是当前较为多见的犯罪形式。认定经济诈骗罪,应重点审查行为人在经济活动中是否以骗取财务为目的。所以,从特定财物的非法占有这一结果形态,不足以区分民事诈骗与刑事诈骗行为的性质。如何认定行为人骗取财

  • 合同欺诈与诈骗区别
  • 民事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联系与区别
  • 合同诈骗罪和合同欺诈的区别是怎样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