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失职被骗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而被诈骗,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涉嫌以下情形之一的,应立案追诉:
对于金融机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若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一百万美元以上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一千万美元以上的,也应立案追诉。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秩序和经济利益。
签订、履行合同是指被骗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两种行为,即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或者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大量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本罪犯罪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过失构成。行为人对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被诈骗,并造成“重大损失”的危害后果,不是抱希望或放任其发生的心理态度,而是由于其过失造成的,故意不构成本罪。
合同诈骗罪的相关内容。合同诈骗罪涉及签订虚假合同并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和认定方法根据《刑法》第224条规定。诈骗数额认定应考虑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合同标的数额可作为量刑情节。文章还列举了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其他情形,如携带对方财产逃跑、挥霍、
被告人卢某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刑的案件。卢某在PP租车公司网上平台租车后销赃逃逸,骗得一辆价值人民币75201元的汽车。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个月并责令退赔犯罪所得。法官回应了关于区分侵占罪与诈骗犯罪,以及主客观构成要件的问题。卢
贪污贿赂、渎职罪立案标准 1、贪污罪 个人贪污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 个人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但情节较重的。 10、隐瞒境外存款罪 隐瞒境外存款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 1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失职被骗造成直接
1、对于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追诉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的相关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