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合同诈骗罪中责任人的量刑
时间:2024-07-12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单位合同诈骗罪中责任人的量刑
一、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8万元的单位合同诈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基准刑为罚金刑。如果数额在8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则基准刑为拘役刑。而如果数额达到10万元,则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3300元,刑期将增加一个月。
二、数额为20万元的单位合同诈骗
如果单位合同诈骗的数额达到20万元,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200元,刑期将增加一个月。
三、数额为200万元的单位合同诈骗
如果单位合同诈骗的数额达到200万元,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万元,刑期将增加一个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屋租赁合同伪造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房屋租赁合同伪造是否构成犯罪行为。伪造合同属于违法行为,涉及欺骗行为。若利用伪造合同诈骗,需承担刑事责任。签订合同时需确保对方具备主体资格并对合同内容审查。合同伪造构成合同诈骗,可要求返还手续费并进行签名的笔迹鉴定。相关法律知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
共同犯罪中的赃款退缴问题
共同犯罪中赃款退缴的问题。案情涉及多人共同实施合同诈骗行为,骗取被害人160万元。在退赔责任上,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应按各自违法所得数额退赔,另一种认为应按共同犯罪行为获得的违法所得总额承担连带退赔责任。文章支持第二种观点,并详细分析了其合理性及具
-
虚假债权转让是否构成刑事责任
虚假债权转让是否构成刑事责任。根据刑法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虚假债权转让若构成合同诈骗罪则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等。另外,公司债权转让个人需要满足有效存在的债权、双方的合意、债权可让与性和转让通知等
-
被告人卢*征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刑
被告人卢某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刑的案件。卢某在PP租车公司网上平台租车后销赃逃逸,骗得一辆价值人民币75201元的汽车。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个月并责令退赔犯罪所得。法官回应了关于区分侵占罪与诈骗犯罪,以及主客观构成要件的问题。卢
-
中小企业常见融资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
梁某的行为分析及定性
-
合同诈骗的定义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