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诈骗罪 > 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时间:2025-01-2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586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那么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是怎么样的呢?

个人合同诈骗刑罚标准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根据个人合同诈骗的数额,判决可以采取以下刑罚:

  • 数额不满5000元的,单处罚金刑;
  • 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为拘役刑;
  • 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
  • 每增加12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个人合同诈骗数额满3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有期徒刑三年。数额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具有两个以上情形的,在六个月之内酌情增加刑期:

  • (一)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 (二)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 (三)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 (四)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 (五)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 (六)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 (七)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 (八)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 (九)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个人合同诈骗,犯罪数额4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犯罪数额4万元,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个人合同诈骗,数额10万元,并具有上列情形之一的,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每增加情形之一,刑期增加六个月;

(二)个人合同诈骗,数额20万元的,法定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6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单位犯罪责任人员刑罚标准

单位合同诈骗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根据单位合同诈骗的数额,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采取以下刑罚:

  • (一)数额5万元以上不满8万元的,处罚金刑;
  • (二)8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处拘役刑;
  • (三)10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
  • (四)每增加33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单位合同诈骗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单位合同诈骗数额20万元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法定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单位合同诈骗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单位合同诈骗数额200万元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法定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包括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商品标识欺诈行为、合同主体欺诈行为等。文章还介绍了合同民事欺诈的特点,如欺诈性邀请、虚假介绍或隐瞒事实等。另外,文章还提到了合同欺诈与合同纠纷的区别,重点强调了行为人是否具有欺骗他人的目的和是否采取了欺骗手

  •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问题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问题,主要围绕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性质和“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展开。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性质应参照现行《合同法》的合同范围。同时,探讨了在经济转型时期一些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如何认定,特别是在没有资金情况下依靠虚构事实骗取资金的情况

  • 合同诈骗罪的瑕疵及解决方法

    合同诈骗罪存在的瑕疵和争议,包括合同的定义、欺诈行为的要件以及损失的计算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明确合同的定义、明确欺诈行为的要件和统一损失的计算标准等解决方法。旨在促进执法者正确理解和执行合同诈骗罪,维护公平和诚信的商业交易环境。

  • 合同诈骗罪判处的标准是怎样的

    合同诈骗罪量刑的标准:个人合同诈骗,数额不满5000元的,单处罚金刑;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为拘役刑;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2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具有两个以上情形的,在六个月之内酌情增加刑期:。(一)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

  • 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怎样处罚
  • 甲(民营企业销售经理)因合同诈骗罪被捕,甲的主动供述构成下列哪一量刑情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