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立案标准和构成
时间:2023-11-12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1种情形,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这是指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当个人的诈骗行为累计数额达到5000元至2万元以上时,应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实施诈骗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2种情形,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这是指单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单位名义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当单位实施的诈骗行为所得的财物数额达到5万元至20万元以上时,应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224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 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2.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3. 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4. 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5. 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合同诈骗罪的刑罚
根据刑法第224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的刑罚如下:1. 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2. 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 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个人与单位的合同诈骗罪责任
合同诈骗罪既可以由个人实施,也可以由单位实施。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进行合同诈骗,只要骗取的财物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均构成犯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包括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商品标识欺诈行为、合同主体欺诈行为等。文章还介绍了合同民事欺诈的特点,如欺诈性邀请、虚假介绍或隐瞒事实等。另外,文章还提到了合同欺诈与合同纠纷的区别,重点强调了行为人是否具有欺骗他人的目的和是否采取了欺骗手
-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问题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问题,主要围绕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性质和“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展开。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性质应参照现行《合同法》的合同范围。同时,探讨了在经济转型时期一些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如何认定,特别是在没有资金情况下依靠虚构事实骗取资金的情况
-
合同诈骗罪的瑕疵及解决方法
合同诈骗罪存在的瑕疵和争议,包括合同的定义、欺诈行为的要件以及损失的计算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明确合同的定义、明确欺诈行为的要件和统一损失的计算标准等解决方法。旨在促进执法者正确理解和执行合同诈骗罪,维护公平和诚信的商业交易环境。
-
合同诈骗立案的法律规定解析
立案司法机关对犯罪案件或民事纠纷审查后,决定列为诉讼案件进行侦查或审理的诉讼活动刑事立案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才能立案,那么合同诈骗立案有什么法律规定?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如何区分? 第九十二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
-
合同诈骗一万块钱可以立案吗
-
经济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
合同诈骗罪案刑事立案追诉标准及认定最新律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