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定ERP合同时,企业应当注意售前顾问的口头承诺与合同规定的任务是否一致。售前顾问的口头承诺没有法律效力,只有合同才能作为法律依据。因此,企业应当将所有希望ERP厂商完成的任务明确地写进合同,以避免期望混乱。
企业在签订ERP合同时,应当注明《ERP项目建议书》具有与ERP合同同等的法律效益,以确保项目建议书中提到的内容能够在未来的ERP系统中实现。
企业在合同中应明确规定所有的顾问必须经过考核与认可后方可上岗,对于资深顾问的更换必须要经过企业的同意。如果由于顾问能力导致的项目拖延,ERP厂商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企业在签订合同时要确定二次开发的大致范围,并与ERP厂商确定开发费用的范围,将必要的条款写进合同里,以防止日后陷于被动。
企业在签署ERP合同前,必须要将项目上线的标准以及未来可能出现责任事故赔偿原则写清楚。无论是企业方出错,还是ERP厂商出错,如果有明确的合同赔偿原则在,就不会出现争议。
企业在选择ERP厂商时,应该审查其合同履行状况和能力,了解其销售人员的工作习惯和个人品德,以避免合同欺骗。
企业应该分别签订《软件许可合同》、《实施服务合同》、《培训合同》、《维护服务合同》等多个合同,以防范合同风险。同时,要对付款交期、项目交付标准、违约条款等进行具体化。
企业应加强ERP选型团队的合同风险识别能力,研究ERP合同条件和ERP厂商实施的典型案例,使项目成员认识到合同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企业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ERP厂商未执行履约的违约责任,以保证自身权益。合同履约保证金是企业对ERP厂商最有威慑力的武器之一,也是企业制约ERP厂商实施行为的关键所在。
总而言之,企业在签订ERP合同时应主动了解和防范ERP合同中的陷阱,通过审查合同履约能力、严格审查合同条款、增强合同风险防范意识和明确合同的终止、变更与违约责任,以减少合同风险。
担保合同上经签定签名不是自己的签的,指纹是自己的,法庭上如何抗辨
担保合同上签名不是自己的签的但指纹是自己的的情况,在法庭上如何抗辩。合同有效的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双方意思表示真实以及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同时,文章还涉及了违法发放贷款和催债上门走访的相关法律知识。
保函又称“担保”,是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向受益人开出的、保证申请人或被担保人履行与受益人签定的合同项下义务的书面承诺。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
劳动合同法之所以对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明确规定,主要目的就是督促双方遵守各自的权利义务,并保证发生纠纷时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从而使双方的关系处于有法可依的状态。入职前签定的协议不是成为劳动合同,属于职业意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按照《劳
如果有小写金额作参照,同时在合同其他地方有所佐证的话,并且那个字可以明显看得出是笔误而且不致引起歧义,合同有效,否则无效。签订的合同要修改条款,这就需要签定方都在场,将所有份的合同内容进行修改。所有修改的地方必须加盖合同所有方的印章或者手印,这样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