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从而损害国家利益;
(二)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
(三)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一) 对于只涉及当事人之间利益的一般无效合同,主张无效的权利应受主体和时间的限制。主张合同无效的目的是通过确认合同无效,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或使其承担相应的债务。因此,主张合同无效的主体应是无效合同的当事人。同时,对于欲保护因无效合同产生的债权,也应受到时效限制。
(二) 对于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合同,主张无效的主体则不受限制。例如,在一份无效的经济合同中,除当事人外的其他人可以向工商管理机关请求进行调查处理。
合同无效后的财产返还问题。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后应返还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如无法返还原物则进行折价补偿。若双方均有返还义务,存在重合部分可相互冲抵。
合同无效时是否需要提起撤销的问题。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合同无效不一定需要提起撤销合同诉讼,因为无效合同遭受损失的一方可以要求过错方赔偿损失。文章还介绍了合同无效的具体情形以及合同无效与合同解除的区别。
新《公司法》下中介机构的赔偿责任采取过错推定原则的相关内容。中介机构的职员因过错给承租人造成损失,中介机构需承担责任。同时,如果中介机构提供不实信息或存在欺诈行为,也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中介机构需事先核实资料,如因出租人提供的信息有误
依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合同约定了仲裁条款的,仲裁机构有权确认无争议合同的效力。第十九条 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第二十条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