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合同无效 > 合同无效后的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合同无效后的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时间:2024-12-23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6422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签订很多合同,合同的签订也是对签订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合同签订后是否有效是合同继续履行的前提,实践中常常会出现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形。关于合同无效后的损害赔偿责任构成要件的相关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合同无效后的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合同无效后,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1、损失事实

一方当事人存在损失的事实。

2、导致合同无效的行为

行为人实施了导致合同无效的行为。

3、相应过错存在

行为人存在相应过错。

4、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损害结果与过错行为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合同无效概念

合同无效是指成立的合同因其欠缺合同相关有效要件、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社会公共利益,被作出了法律上的否定性评价,不产生合同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后果的合同。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

1、欺诈、胁迫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3、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合同法解释(一)的第四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合同无效应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及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定为依据。一般来说,只有违反效力性强制规定的合同才能认定为无效合同。违反管理性规定的合同,可由相关部门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合同当事人进行处罚,合同不一定被认定为无效。

合同无效情形下的法律后果

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合同自始无效,即效力溯及既往原则。根据我国《民事通则》第61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被认定为无效或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民事法律行为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受损人,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经济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过失相抵原则,可以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

如果当事人恶意串通,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返还受害第三人。

根据《合同法》第58条的规定,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对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经济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第59条的规定,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返还集体、第三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无效对合同诈骗罪的影响

    合同无效与合同诈骗罪的关系以及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合同无效并不会影响对合同诈骗罪的认定,合同诈骗罪具备特定的情形,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财物等。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包括返还财产、折价补偿和赔偿损失等。

  • 借款协议金额修改的有效性问题

    借款协议金额修改、民间借贷利息问题等方面的有效性问题。合同变更需双方协商一致,单方面私自修改无效。未约定利息的民间借贷可视为无偿借贷。利率标准争议可在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标准内确定。超过年利率36%的利息约定无效。复利计算受法律限制,出借人不得将利

  • 合同失效的情形及法律规定

    合同失效的情形及法律规定。合同失效的情形包括附有解除条件的合同和附有期限的合同,这些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所规定。此外,合同要约失效的法定情形包括拒绝要约、要约人撤销要约、承诺期限届满未承诺以及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最新法律规

  • 合同纠纷的法律后果

    合同纠纷的法律后果,包括财产返还、赔偿损失以及行政处罚等方面。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被裁定无效或被撤销时,双方当事人应返还财产并赔偿损失。若涉及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还可能面临追缴财产和行政处罚等后果。文章还提及了合同法中有关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的相关规

  • 无效合同的定义及情形
  • 劳务工程再次转包合同的效力问题
  • 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法律效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