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的有效存在是债务承担的前提。如果债务自始无效或者在承担时已经消灭,即使当事人订立了债务承担合同,该合同也不会产生效力。不过,对于不完全债务,仍然可以成立债务承担。例如,债务虽然存在可撤销或解除的事由,但在被撤销或解除之前,仍然可以成立有效的承担。但是,如果债务在之后被撤销或解除,则债务承担合同自始无效。在免责的债务承担中,承担债务的第三人有权行使撤销权或解除权;而在并存的债务承担中,由于承担人承担的债务与原债务人的债务是相互独立的,因此承担人无权行使,只有原债务人才可以行使撤销权或解除权。
将来可能发生的债务也可以设立债务承担,但只有在该债务成立时才能发生转移的效果。在诉讼中,债务也可以由第三人承担,原债务人在诉讼中所受的判决对免责的债务承担人有效,对并存的债务人则没有效力。
不具备可移转性的债务不能成为债务承担合同的标的。以下债务不具备可移转性:
(1) 性质上不可移转的债务。这种债务通常是以特定债务人的特殊技能或特别的人身信任关系为基础产生的。比如,以某演员的表演为标的的合同义务,以某画家绘画为标的的合同义务等;或者以对某人的特别信任为基础成立的委托合同等。这种债务一般不能进行转移,否则会使债权人的预期目的无法实现。
(2) 当事人特别约定不可移转的债务。
(3) 不作为义务。
债务承担要求第三人就债务的移转与债权人或债务人达成一致。这种一致被视为一份合同,即债务承担合同。第三人设立债务承担合同有以下两种方式:
(1) 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债务承担合同。根据合同法第84条的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全部或部分义务转移给第三人时,应当经过债权人的同意。从该法条的字面理解,似乎只有债务人才有移转的权利。但由于债权人拥有比债务人更为优越的地位,我们可以认为既然债务人可以移转债务,那么债权人也可以移转债务。
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债务承担合同是否需要获得债务人的同意?一般来说,第三人代债务人履行债务对债务人并无不利,债务人一般不会反对。即使债务人反对,但第三人自愿代其履行,债权人又愿意接受第三人履行,那么债务承担合同就不需要债务人的同意即可生效。不过,这个原则有以下例外情况:首先,有对价的债务承担需要经过债务人的同意;其次,如果债务人与债权人事先约定禁止债务移转,那么也需要经过债务人的同意。虽然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债务承担合同一般不需要债务人的同意即可成立,但应该通知债务人。否则,对债务人不会产生效力,通知之前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的行为是有效的。
(2) 第三人与债务人订立债务承担合同。第三人与债务人订立的债务承担合同在债务人与第三人达成一致时就成立。债务承担合同存在无效、可撤销、效力未定的原因,被确认为无效后,债务人不会脱离债务关系,仍然负有原债务。
如果债务人与第三人订立的移转债务的合同因为未经债权人同意而被认定为无效或被撤销,但在经过债权人同意之后,仍然会产生债务承担的效果。因此,债务人或第三人主张债务承担合同无效或被撤销,或者不被法定代理人或被代理人追认,必须在债权人作出同意表示之前进行。
合同无效与合同诈骗罪的关系以及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合同无效并不会影响对合同诈骗罪的认定,合同诈骗罪具备特定的情形,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财物等。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包括返还财产、折价补偿和赔偿损失等。
合同失效的情形及法律规定。合同失效的情形包括附有解除条件的合同和附有期限的合同,这些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所规定。此外,合同要约失效的法定情形包括拒绝要约、要约人撤销要约、承诺期限届满未承诺以及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最新法律规
合同纠纷的法律后果,包括财产返还、赔偿损失以及行政处罚等方面。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被裁定无效或被撤销时,双方当事人应返还财产并赔偿损失。若涉及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还可能面临追缴财产和行政处罚等后果。文章还提及了合同法中有关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的相关规
代位权纠纷的审判原则以及债务转移合同纠纷的案情和评析。在代位权纠纷中,涉及次债务人的举证责任、代物清偿、次债务数额的确定等问题。债务转移合同需要满足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的审查,并且新债务人应承担与主债务人有关的从债务。文章还分析了一个具体的债务转移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