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权,又称废罢诉权,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与他人实施处分其财产或权利的行为危害债权的实现时,得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
撤销权是一种实体法上的权利,作为债权的附属权利,是一种综合性权利,具有形成权和请求权的性质。撤销权的权利人不是民事行为当事人,而是与此行为有利益关联的第三人,是作为债务人的债权人。
1、可撤销合同是指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不符合合同有效要件,如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而成立的合同。对于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法律并不直接否认其效力,而是赋予当事人以变更权或撤销权。
2、可撤销合同在未撤销之前为有效合同,只有在被撤销后才归于无效。可撤销合同自成立之时起就发生效力,只是因存在可撤销的事由,经撤销后才自始无效。如果撤销权人在规定时间内不行使撤销权或仅对合同的部分条款作出变更,合同仍为有效,当事人仍受合同约束。
3、合同的撤销与否取决于撤销权人是否行使撤销权。可撤销合同主要涉及的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问题,法院采取不告不理的态度:如果当事人不主张撤销,法院不能主动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法院和仲裁机构只能变更合同,也不得撤销。
1、撤销权的行使必须依一定的诉讼程序进行,故又称废罢诉权。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可请求受益人返还财产,恢复债务人责任财产的原状,因此撤销权兼有请求权和形成权的特点。
2、合同保全中的撤销权与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不同。保全撤销权是债权人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已经生效的法律关系,其效力扩及到了第三人,目的是为了维护债务人清偿债权的清偿能力。而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并没有扩及到第三人,其目的是为了消除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的瑕疵。
合同法中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前提和范围,以及债的保全之意义和价值。当债务人放弃或低价转让财产损害债权人利益时,债权人可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责任财产是债权受偿的担保,撤销权的存在价值在于保护债权人权益,防止债务人不当处分财产,弥补债权的非支配性缺陷
合同法草案的新规定,强调了合同履行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为防范合同欺诈而增加的不安抗辩权、代位权和撤销权等条款。这些新规定将有助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有效防范市场欺诈行为,维护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效力待定合同与可撤销合同的区别。两者在合同有效要件欠缺的性质、效力状态、有权主张并影响效力变化的当事人以及受时间限制方面存在不同。效力待定合同欠缺的是合同当事人主体能力方面的有效要件,而可撤销合同一般只是欠缺意思表示真实的合同生效要件。效力待定合同处
无权代理合同的效力待定问题。无权代理合同是指在没有代理权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需要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才能生效。文章详细阐述了无权代理合同的几种情况,包括被代理人对合同的追认、合同相对人的撤销权等。参考案例中的王某伪造甲公司公章签订合同,属于无权代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