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权的行使期间从起什么时间开始
时间:2024-02-28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根据我们国法律的规定,我们在参加一定的经济交往的时候,遇到自己的财产被恶意的侵犯的时候,我们是可以申请撤销权的,这一般都发生在合同履行,债权债务的履行,这些经济来往的时候行使。那么撤销权的行使期间从起什么时间开始?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吧。
行使撤销权的期限
一、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根据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但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二、合同法规定的撤销权行使期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如果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根据第七十五条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如果债务人的行为发生后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该撤销权消灭。
三、民法法理上的撤销权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撤回是通过否定尚未生效之行为使其不生效,撤销是通过否定生效行为而否定其法律效力。撤销的对象是行为,撤销无须否定行为效力。撤销的行为是生效行为,未生效行为不存在撤销的问题。
四、破产撤销权的行使期间
各国破产法对破产撤销权的行使都规定了除斥期间或时效期间。根据《日本破产法》第85条的规定,否认权自破产宣告日起2年内不行使时,因时效而消灭。自行为之日起经过20年时,亦同。我国新、旧破产法均未对破产撤销权的行使期间作出规定,司法实务中存在不同观点。根据新破产法第123条的规定,破产撤销权的行使期间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2年内,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按照破产财产分配方案进行追加分配。这样的规定对于破产债权人的利益保护是周全的,但长期的行使期间可能影响市场交易秩序的稳定和破产程序的效率。因此,对于破产撤销权的行使期间,新破产法还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债权保全流程的两种形式
债权保全流程的两种形式,即代位权和撤销权。代位权适用于债务人未行使到期债权导致损害债权人情况,债权人可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撤销权适用于债务人放弃债权或低价转让财产损害债权人情况,债权人可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但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需满足一定条件
-
如何证明私自修改合同
合同私自修改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合同法,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因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合同,特别是在受欺诈、胁迫等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同时,当事人需注意撤销权的消灭情形,无效或被撤销的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
双重除斥期间具体以哪个为准
双重除斥期间的相关内容。两个除斥期间均为有效,其中第二个除斥期间是最长的。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时受到双重除斥期间的限制。除斥期间是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有效存续的期间,与诉讼时效不同,其不会中断、中止或延长,且所消灭的是实体权利。
-
债权人撤销权的时效
债权人撤销权的时效问题。撤销权的期限分为一年和五年,取决于债权人是否知道撤销原因。债权人应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否则将失去权利。同时,债务人放弃债权的行为若给债权人造成损害,可被债权人撤销。法院会对撤销请求进行审理,依法判决撤销行为。这些规定为债
-
债务履约方式
-
债权债务撤销权的相关规定
-
中小股东的决议撤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