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权是一种基于债权的固有的法定权能,类似于财产所有权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债权的权能包括请求权、受偿权和债权保全请求权,其中债权保全请求权包含撤销权和代位权。债权保全制度是债的担保制度和合同违约责任制度的重要补充,也是一种司法救济制度,作为债权的固有法定权能,撤销权是随债权的产生而产生,随债权的消灭而消灭,不受合同当事人约定的影响。无论当事人之间是否有约定,债权人始终享有基于债权存在而产生的撤销权。
撤销权是在债务人放弃债权、无偿转让债权或以明显低价转让财产的情况下行使的权利,其效力及于原债权债务关系主体之外的与债务人发生关系的第三人。这是撤销权的行使主体所具有的固有权能。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种权利已不是合同法律关系,而是由原债权债务关系延伸的一种新的法律关系,但债权人的撤销权并不是对第三人的直接请求权,也不是经债权人同意的权利变更,而是一种以行使对债权人权利的管理权的请求权。
撤销权是在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损害债权人利益或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的情况下,债权人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以自己的名义主张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的行为的权利。因此,撤销权是债权人的一项实体权利,债权人行使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行为的权利是对债权的有效保全。尽管这种请求权需要通过诉讼程序来实现,但诉讼只是作为请求权这一实体权利的程序保障。
合同撤销权是指撤销权人因合同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享有的以其单方意思表示撤销已成立的合同的权利。与绝对无效合同相对,可撤销合同属于相对无效合同。在撤销权的一方行使撤销权之前,合同对当事人仍然有效。但在行使撤销权后,合同无效溯及合同成立之时,自始不发生效力。合同撤销权是与债权人的撤销权和合同解除权不同的民事制度。
非法转租在不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及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在我国,非法转租被视作为违约行为,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关于未征得原房屋所有权人同意的非法转租合同的效力,存在无效和效力待定两种观点。文章还对两种立法模式进行了介绍,有助于理解相关法律。
效力待定合同与可撤销合同的区别。两者在合同有效要件欠缺的性质、效力状态、有权主张并影响效力变化的当事人以及受时间限制方面存在不同。效力待定合同欠缺的是合同当事人主体能力方面的有效要件,而可撤销合同一般只是欠缺意思表示真实的合同生效要件。效力待定合同处
营业执照过期对合同有效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只要公司未注销,法人资格仍然存在,签订的合同有效。但营业执照过期会导致公司解散和法人资格取消,此时签订的合同无效。处于清算状态的法人只能从事清算为目的的活动,无法缔结新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解散后的企业法人
购房资格与签订合同之间的关系。新政出台后,购房者可以以新政策为由要求解除合同。没有购房资格签订的合同仍然有效,因为国务院的“限购令”等只是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文件,并非法律或行政法规,不能使合同无效。合同的效力与履行是两个不同概念,只要签约主体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