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拆迁人依照本条例规定已对被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或者提供拆迁安置用房、周转用房的,诉讼期间不停止拆迁的执行。
对已生效的裁决或判决,当事人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该类行政诉讼审查的对象仅限于裁决这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并不包括裁决内容的合理性。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除非行政处罚显失公正,其他行政案件法院只进行合法性审查,即审查判断其合法或违法,而不审查判决其合理与否、公正与否。因此,明确法院审查案件的范围,是法官及代理人首先应注意的问题。
合法性审查的范围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受理裁决是否属于被诉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裁决是否拥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即证据;裁决程序是否合法;裁决适用法律、法规是否得当。
根据被拆迁房屋所占土地性质的不同,即国有土地或集体土地,拆迁裁决机关应分别是房管局、国土资源局。因此,如果在审判时发现裁决机关错误的,应直接判决裁决行为违法。同时,还应注意一个行政机关的级别管辖权限。
审查事实依据时,应注意审查以下几点:是否有拆迁许可证;权属证明是否正确;估价报告是否充分;拆迁安置方案是否合法。
裁决程序主要审查裁决机关是否依法召开协调会议、是否依法送达了会议通知、裁决下达时间是否在法定期限之内。
行政诉讼适用或参照的法律规范比较广泛。审查时应注意适用的实体规范是否全面,是否有遗漏,是否影响被拆迁户的合法权益。
根据《杭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纠纷调解裁决工作程序》和《杭州市征用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裁决办法》的规定,被拆迁人应提供城市房屋拆迁许可证、被拆迁房屋合法有效的权属证明或租赁关系证明、被拆迁房屋的估价报告、被拆迁房屋的拆迁安置方案等六个要件。
对于裁决书已送达并告知救济途径与方式的,诉讼时效为裁决书送达之日起三个月。对于裁决书未送达但当事人知道裁决事实及内容的,或裁决书虽送达但未告知救济途径和方式的,起诉时效为知道或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对于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起诉时效为从知道或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但涉及不动产的起诉时效不得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起诉时效不得超过5年。
土地抵押登记的流程,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地价评估与合同签订,抵押登记申请及审查过程,以及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和变更登记等环节。其中,针对不同取得方式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详细阐述了地价评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同时,也介绍了申请抵押登记所需提交
土地抵押后的买卖问题,包括抵押期间转让抵押物的规定和注意事项。根据《物权法》和《担保法》的规定,抵押人需征得抵押权人同意才能转让抵押财产,转让时需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该物已抵押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土地抵押登记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包括委托评估机
土地抵押贷款的具体流程。首先,根据所需贷款额度和银行抵押率确定抵押物评估总价值。接着,咨询不动产评估机构对目标抵押物进行评估,并计算所需抵押物面积。之后,在CAD规划图上绘制符合银行抵押贷款条件的土地区域,并进行土地测绘和抵押物评估。然后,携带相关证
国土资源部将重新修订《土地管理法》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的相关内容。修订将关注土地权利制度、不动产登记制度、征地制度和土地市场制度,目的是保障人民权利并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修订工作已启动,预计进展迅速,将按照《决定》中的精神进行,目标是建立严格、规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