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石化厂与山东中海公司签订了六份加工承揽合同,约定了付款方式。淮南石化厂根据合同为山东中海公司加工设备,山东中海公司部分支付了加工设备款。淮南石化厂要求山东中海公司偿还欠款及迟延支付利息。
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涉案的60万元款项分为两笔支付,其中40万元为银行汇款,20万元为现金支付。淮南石化厂提供的收据上写着“付设备检验费60万元”,但“检验”两个字被划掉。根据淮南特种设备检测中心的调查,设备检验费用为52万元。因此,山东中海公司尚欠淮南石化厂设备加工款232460.40元。
根据合同约定,淮南石化厂未提供证据证明最后一批设备交付时间,因此无法确认山东中海公司是否迟延付款。双方的付款凭证显示,山东中海公司付款方式并非严格按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淮南石化厂也认可了合同约定付款方式的变更。因此,淮南石化厂要求支付迟延付款利息的主张不成立。
原审法院判决山东中海公司支付设备加工款232460.40元,并驳回淮南石化厂的其他诉讼请求。
淮南石化厂认为山东中海公司拖欠的款项为832460.60元,且60万元款项为设备检验费。淮南石化厂主张山东中海公司应支付迟延付款利息。
山东中海公司认为60万元款项为设备款,不是设备检验费。另外,山东中海公司认为不需要支付迟延付款利息。
二审法院认定山东中海公司尚欠淮南石化厂设备加工款232460.40元,且60万元款项为设备款而非设备检验费。二审法院认为淮南石化厂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山东中海公司迟延付款,且双方付款方式存在变更。因此,驳回淮南石化厂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
承揽合同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包括主体资格和履行能力欺诈风险、代理人超越权限签订合同的风险、虚构或夸大加工任务及来源的风险以及不可能实现的定作要求的风险。此外,文章还概述了承揽合同的基本内容,如承揽的标的和数量、质量要求、报酬、承揽方式、材料的提供、履行
1997年10月27日,**公司与**迪高谷物有限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向后者购买12,000吨散装黄豆-粕,约定货物价格为中国蛇口或赤湾港CFRFO每吨2806美元,加开立信用证期间的利息后,每吨2866美元;装运期限为1997年11月6日至12月6日。之后,**公司按发票单价每吨2866美元计付了
全通秀丽码头有限公司诉澳顺船舶代理有限公司聘用船员合同纠纷案
此类合同适用民法及合同法的一般原理规制,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因船员操作失误造成船舶或货物损坏所产生之责任及经济损失,由劳务公司负责,这样的条款不构成显失公平,是有效的合同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