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依法签订的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条款。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经双方认可的工程预算书、全套设计以及施工图纸,均为合同有效构成要件。消费者应妥善保存以上三项文件及支付费用的单据。
签订装修合同时,应填写甲方、乙方名称和联系方式,并进行核对。同时,还应注意装修公司名称是否与合同最后盖章的公司名称一致。
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装修合同中应明确规定甲乙双方应尽的义务。在合同中应逐一细化,让双方的责任归属更加明确。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须对原合同进行变更的,消费者与装修公司必须协商一致,并签定书面的变更协议,对工期、工程预算及图纸等进行变更,并经双方签字确认。
合同中规定了可以实行工程监理,作为工程监理人其身份是独立于装修公司之外的。如果家装公司承诺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监理,应在合同中对装修工程的质量监督效果进行约定。
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依照合同法的规定,可以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签订装修合同前业主需要注意的九大事项。包括警惕虚假优惠和过低报价、注意预算项目、拒绝以次充好、防止偷工减料、警惕装修套餐、注重装修质量、做好前期准备、找装修监理等。业主应做好充分准备,避免被装修公司欺骗。
装修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甲乙双方信息、工程概况、施工工期、违约责任等方面的约定。合同旨在明确家装责任,确保家装质量,并降低合同履行风险。施工过程中需注意材料和工艺的详细说明,遇到纠纷应及时协调解决。
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诉讼的范围和法院管辖。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差价以装修名义并且差价较小的,认定合同有效。卖方不想卖,中介与买方恶意串通损害其利益的,合同有效过户价格条款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