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装饰合同纠纷 > 常见的装修合同陷阱有哪些

常见的装修合同陷阱有哪些

时间:2020-05-25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8058
在装修之前签订装修合同是一定要走的一道手续,就算是找到靠谱的装修公司,也难免会在签合同的时候被摆一道,因此提前了解一些装修合同相关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装修合同中有很多常见的陷阱,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纠正的话,就会深陷其中,下面就为大家曝光一下常见的装修合同陷阱,一起来看下吧。

装修合同三大陷阱介绍:

陷阱一:合同本身有圈套

相信不少业主在装修之前都做过一些功课,不少人都知道装修合同是一定要签的,但是其中也不乏有人认为签了合同之后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合同中有很多的陷阱存在,如果一不小心的话就走进了其中的圈套,要注意的事,如果不仔细阅读装修合同的话,很可能就会走进其中的圈套,而且一旦签字之后就成了合法的圈套,因此为了避免走进对方设计的圈套中,一定要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多加小心。

装修合同中一般有以下几个问题存在:

1、付款只约定了时间,却没约定前提:现在的家装行业基本上都是秉承先装修后付款的原则,因此会在合同中对付款时间有一定的约定,但是很容易忽视这里面的细节问题,要注意的是,在约定付款时间的时候应该是按照装修进度来支付的,因此只有在上一道工序没问题的情况下才能支付下一道工序的工程款,如果在合同中没有作此约定的话,难免会给装修公司索要款项而找到借口。

2、合同中对验收方法有所体现,但是却没有明确标注验收的标准,这往往会给装修公司对业主不满意验收结果而找到说辞。

3、现在很多装修合同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就是对施工方的违约责任约定的很少或者是约定的不清楚,这样如果出现问题的话很难划清责任。

陷阱二:偷工减料暗中牟

由于消费者对家庭装饰装修行情的不断了解,一些家装企业尤其是家装“游击队”就采取了明来不行,暗中牟利的手段。在招揽生意时故意低价签约,承揽业务。有的做得了则做,做不了拿钱一走了之。而有的则采取减少施工程序、降低材料等级等方式以伪充好,以达到降低装修成本的目的。例如本该刷6道漆的只刷3道,木质基层不作牢固处理,乳胶漆加水比例不对等情况。这样不仅降低了房屋装修质量,同时也抬高了装修造价。

陷阱三:材料上虚高报

在装修之前,一般装修公司都会给业主提供一份相关的工程预算报价单,但是对于业主而言,往往并不能发现这其中的猫腻所在,有些看似详细的报价单,而且单价也没有问题的话,但是如果在施工面积方面装修公司刻意加大数量的话,很容易被消费者所忽视,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这个陷阱的话,往往只能是业主自己吃亏了

有些无良的装修公司在报价单上列出的是好的材料,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采用的劣质材料代替,尤其是一些隐蔽工程,很容易被忽视,或者是出现恶意损耗材料的情况,这往往都会增加一些预算费用,因此一定要做好监工工作,如果觉得装修中有问题的话,一定要及时跟装修公司沟通,让他们做出合理的解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证书

    一个保证书的详细内容,其中承包人和保证人共同担保全额对业主履行工程合同的义务。承包人需按合同规定实施并完成工程,若违约则保证人需赔偿业主损失。保证条件包括承包人履行合同条款、工程实施及修补缺陷等。只有在收到业主与承包人双方书面通知或仲裁裁决书副本确认

  • 装修公司工程延期责任及赔偿

    装修公司工程延期责任及赔偿问题。建议业主在装修合同中明确施工工期和违约赔偿标准,对于不合理的条款应协商修改以保障自身权益。若装修公司违约,业主可采取法律手段要求赔偿延期违约金和追回赔偿款,包括利用《补充条款》等约定。为确保顺利获得违约金,签订合同时应

  • 洽谈装修需求

    与装修公司洽谈装修需求的流程。用户应提前与全家讨论确定需求并一次性告知装修公司。装修公司会进行现场测量和设计,并初步选择材料样品。用户需仔细阅读装修公司提供的工程图和报价单,确保涵盖所有要求,避免超出预算。在签约确认阶段,双方应明确装修费用、付款方式

  •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施工合同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施工合同细节。合同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工期、工程价款及支付方式和双方权利与义务等。其中明确约定了工程的承包范围、工期、单价计算方式及支付方式等内容,并强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施工管理和结算等方面的要求。

  • 房屋装修容易出现的问题应该怎么处理
  • 装修合同签订前有哪些原则,如何摆脱装修合同陷阱
  • 装修合同中隐含的陷阱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