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对抵押权与抵押合同的效力是怎么样规定的
时间:2024-02-21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设立抵押通常需要签订抵押合同,那么抵押权和抵押合同的效力是否随时一致呢?物权法对此时如何规定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请阅读下文进行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阅读愉快!
物权法对抵押权与抵押合同的效力规定
一、抵押合同的生效
根据《物权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有关不动产物权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的合同,在没有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情况下,自合同成立时生效。即使未办理物权登记,合同仍具备效力。
二、不动产抵押的抵押登记
根据《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以法律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财产或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作为抵押的,必须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即抵押登记是抵押权设立的前提。
三、动产抵押的生效
根据《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以法律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第四项、第六项规定的财产或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作为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然而,未经登记的抵押权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四、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的效力区分
物权行为是指发生物权变动效果的法律行为。只有在物权的意思表示与形式相结合时(如转移标的物并进行动产交付或不动产登记),才构成物权行为。为了消除民法理论和立法规范上的混乱,《物权法》明确区分了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的效力。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一)不论是不动产还是动产抵押合同,都是要式合同。只要双方在合同书上签字或盖章,合同即成立并生效,除非法律或合同另有规定,如附加条件或期限。(二)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后,不动产抵押权立即成立并生效。抵押登记是抵押权设立的要件,而不是不动产抵押合同生效的要件。通过这样的立法规定,清晰划分了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的界限。综上所述,未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的抵押权不会产生,但这并不影响抵押合同的生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借款合同
借款合同的详细内容,包括借款金额、用途、期限、提款和还款的时间与方式、利率和计息方式、担保事项以及借款人的承诺等内容。双方需遵守合同规定,确保借款的合法合规使用,按时履行还款义务。
-
效力待定合同善意取得能否对抗第三人
效力待定合同在善意取得情况下能否对抗第三人的问题。法律规定,相对人可催告法定代理人或代理人在一个月内追认合同效力。善意相对人在合同被追认前享有撤销权。同时,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包括转让人无权处分、受让人有民事行为能力、客体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受让人主观上
-
发包人的连带责任
工程承包合同无效时发包人的连带责任问题。文章提出了处理工程承包合同纠纷的四种方法:当事人自行协商、第三人居中调解、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和向人民法院起诉。其中仲裁和诉讼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中一种途径解决纠纷。
-
抵押合同的形式与内容
抵押合同的形式与内容。抵押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但书面形式并非抵押合同的成立要件,仅具有证据效力。抵押合同的内容包括被担保主债权的种类与数额、债务人履行期限等要素,并可根据具体情况约定其他相关事项,以确保合同内容清晰明确。
-
劳务工程再次转包合同的效力问题
-
家庭协议书的法律效力问题
-
主合同无效抵押合同有法律效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