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对抵押权与抵押合同的效力是怎么样规定的
时间:2024-02-21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设立抵押通常需要签订抵押合同,那么抵押权和抵押合同的效力是否随时一致呢?物权法对此时如何规定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请阅读下文进行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阅读愉快!
物权法对抵押权与抵押合同的效力规定
一、抵押合同的生效
根据《物权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有关不动产物权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的合同,在没有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情况下,自合同成立时生效。即使未办理物权登记,合同仍具备效力。
二、不动产抵押的抵押登记
根据《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以法律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财产或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作为抵押的,必须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即抵押登记是抵押权设立的前提。
三、动产抵押的生效
根据《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以法律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第四项、第六项规定的财产或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作为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然而,未经登记的抵押权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四、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的效力区分
物权行为是指发生物权变动效果的法律行为。只有在物权的意思表示与形式相结合时(如转移标的物并进行动产交付或不动产登记),才构成物权行为。为了消除民法理论和立法规范上的混乱,《物权法》明确区分了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的效力。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一)不论是不动产还是动产抵押合同,都是要式合同。只要双方在合同书上签字或盖章,合同即成立并生效,除非法律或合同另有规定,如附加条件或期限。(二)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后,不动产抵押权立即成立并生效。抵押登记是抵押权设立的要件,而不是不动产抵押合同生效的要件。通过这样的立法规定,清晰划分了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的界限。综上所述,未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的抵押权不会产生,但这并不影响抵押合同的生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质押后再签担保的法律效力问题
股权质押后再签担保的法律效力问题,包括再担保的范围和方式、定义和作用、基本运作模式等。再担保的设立应符合合同法和担保法的规定,经过双方自愿协商和签订书面合同,明确约定关键条款。再担保的法律效力取决于再担保合同的履行和约定的法律效力,但不影响原担保的效
-
中标程序
中标程序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评标报告的提交和中标候选人的推荐、中标人的确定和中标标准、中标通知书的法律效力、合同的订立、履约保证金的提交、中标人的履约义务和禁止转让中标项目,以及分包的条件和责任等。文章强调了中标程序的规范性和法律效应,旨在确保招标过程
-
车祸私了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
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适用范围。虽然口头协议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它们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容易被否认或无法证明其存在。对于某些类型的合同,法律要求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口头协议适用于法律没有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合同的情况,但对于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类型
-
工程合同招标后一方拒签的法律处理
工程合同招标后一方拒签的法律处理。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具有法律效力,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或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将承担法律责任。相关规定明确中标候选人的责任和违约处理方式,如未履行合同需赔偿损失。情节严重者可取消投标资格或吊销营业执照。不可抗力情况下不适用上述
-
机动车未经登记是否取得物权
-
抵押担保债权的范围及其构成要素
-
没有拆迁协议可以维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