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押,又称质权,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措施。当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根据法律规定优先受偿。
根据质物的不同,质押可以分为动产质押、不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在我国,担保法只规定了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
质物是指提供给债权人的财产,提供财产的人称为出质人,享有质权的人称为质权人。质押担保应当通过签订书面合同进行,质押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与过去认为的质押合同是实践合同的观点不同,新的观点认为质押合同也应当是诺成合同)。质押合同的内容与抵押合同的内容基本相同。
质权分为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两种。动产质权是指质权标的物可移动且不损害其效用的财产的质权;权利质权是指以可转让的权利为标的物的质权。
如果动产质押的质权人因保管质物不善导致质物灭失或毁损,应承担民事责任。在可能导致质物灭失或毁损的情况下,出质人可以要求质权人将质物提存或提前清偿债务以返还质物。质权人则可以要求出质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如果出质人未提供担保,质权人可以对质物进行拍卖或变卖,并优先使用所得款项进行偿还,或者按照与出质人约定的方式提存给第三人。
对于载明兑现日期或提货日期早于债务履行期限的权利质押,质权人可以在债务履行期限到期前兑现或提货,并与出质人协商将兑现的金额或提取的货物用于提前清偿债务或按照与出质人约定的方式提存给第三人。如果财产权质押的标的物是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商标专用权、专利权或著作权,出质人和质权人在签订书面合同后应向证券登记机构或管理部门办理质押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借款合同的详细内容,包括借款金额、用途、期限、提款和还款的时间与方式、利率和计息方式、担保事项以及借款人的承诺等内容。双方需遵守合同规定,确保借款的合法合规使用,按时履行还款义务。
关于股权质押是否需要股东大会批准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如果质权人是公司股东,则不需要股东大会同意;如果是公司股东以外的人,则需要经过股东会议的通过。同时,文章还涉及股东间股权转让的规定和可质押的权利范围。
质权人与出质人的关系以及他们在质押活动中的操作。质权人可以通过征信制度确定出质人的信用水平,并据此设定质押率和授信额度。对于物流中心的监管,需签订“仓储监管协议”以确保质权人的监管权。质权人与出质人签订的《质押协议》应明确保证金制度、强制平仓线等条款
抵押合同的形式与内容。抵押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但书面形式并非抵押合同的成立要件,仅具有证据效力。抵押合同的内容包括被担保主债权的种类与数额、债务人履行期限等要素,并可根据具体情况约定其他相关事项,以确保合同内容清晰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