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院审理查明,2004年1月3日,普-兴律师事务所与秦*福就秦*福之子秦*保工伤一案达成委托代理协议。协议约定普-兴律师事务所向秦*福收取差旅费,并根据被上诉人可能实现的利益金额收取代理费。
协议第四条:普-兴律师事务所向秦*福收取差旅费5000元,暂收1200元。
协议第八条:对被上诉人可能实现的利益不能准确预料时,按最终实现的利益金额为准。超出36000元以上部分的40%由普-兴律师事务所优先足额收取。
根据协议,被上诉人当即支付了1200元差旅费,后又支付了900元差旅费。普-兴律师事务所派遣律师履行委托代理事项,并完成了工伤认定、仲裁和诉讼阶段的工作。案件调解结案后,被上诉人获得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及其他补助金共计18000元。
委托代理行为终结后,普-兴律师事务所多次向被上诉人索要代理费,但未获得支付。被上诉人给普-兴律师事务所出具了一份欠条,承认欠普-兴律师事务所案件代理费和差旅费10000元。
2005年3月24日,普-兴律师事务所向民和县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秦*福支付代理费及差旅费10000元,并由秦*福负担本案诉讼费。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审理后于2005年4月16日作出(2005)民民初字第350号民事判决:
(一)、被告支付差旅费2900元;
(二)、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普-兴律师事务所不服判决结果,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经审理,本院认为委托代理协议有效。根据协议约定,代理费的收取和支付是一种风险代理。根据目前被上诉人实现的利益金额,未达到约定的起点,即所附条件没有成就。因此,普-兴律师事务所应承担不能收取代理费的风险。
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案由正确,对差旅费和代理费的认定及判决无不当之处。因此,二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四十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本院作出上述判决。
甲、乙双方关于技术合作协议的具体内容。协议包括技术使用和销售范围、技术秘密保护、技术指导、技术情报和资料的提交、验收标准和方法、技术使用费、合作方式、合作期限等方面的详细条款。同时,双方商定后续技术改进及归属,并就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等事项作出约定。
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合同条款。在签约前,应审查合同相对方的资格和履约能力,采取书面形式并选用标准合同范本。合同内容应合法并充分保护自身权益。文中详细说明了产品名称、数量、价格、质量与技术标准、产品包装、收货事项、付款方式等合同条款,并强调了审查
漳浦英语培训市场的教学协议内容。协议规定了学习周期、时间、费用、类型及双方的权责等。甲方提供合格的教师、学习场所和辅助教学资料,并保证教学效果。乙方需按时交学费、保证完成学习任务,并不得将内部资料外泄。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起生效,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
采购协作服务协议的具体内容,包括甲方的权利与义务以及乙方的权利与义务。甲方享有贸易信息、项目管理、网络推广等权利,并承担保密条款、样品提供、企业资料真实等义务。乙方负责市场开发、项目管理、服务平台提供等任务。此外,文章还涉及指定供应商商务服务费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