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由于债权人、债务人还是双方都存在过错导致主合同无效,无论无效的结果是返还原物还是赔偿损失,担保人只有在无过错的情况下才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担保人的无效担保行为导致债权人遭受损失且债权人没有过错,担保人应根据其过错程度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种情况下,主要指的是债务人与担保人违反法律禁止性或强制性规定、恶意串通欺骗债权人而订立担保合同的情况。
如果担保人明知主合同无效却仍然提供担保,导致债权人经济损失,担保人应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得超过主合同债务人无法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如果债权人和担保人都存在过错,担保人承担的责任部分不得超过主合同债务人无法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
保证合同的定义、形式及要素。保证合同是明确保证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协议,当债务人违约时,保证人需承担连带责任。保证合同为诺-成合同,无需交付财产即可成立。同时,文章还涉及实际违约和预期违约的概念,实际违约指违反合同影响经济利益且未在约定时间内履行,而预期
我国目前受理的借款合同纠纷中,农村信用社向法院起诉的占收案总数的80%;银行向法院起诉的借款纠纷案件虽然较少,但其不能收回的逾期贷款数量却很多,且国有集体企业借款居多,给银行自身发展带来严重困扰的同时,也给国家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但由于种种原因,其有债不诉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属违法担保、空头担保、关系担保及无效抵押等无效担保的占了绝大多数。
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一般都会要求企业提供担保,签订担保合同,一般的担保合同都是有效的,只有很少的担保合同无效,企业借款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况有以下几种:。(四)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时,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主合同债务
担保合同是为担保债权的受偿而由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另为提供的担保而形成的合同,它从属于担保债权基于产生的主合同,比如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合同中,借款合同是主合同,保证合同是从合同。《担保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