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协商是旅游纠纷解决的一种方式,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可以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交换意见互谅互让的方式,达成双方和解。这种方式直接、及时、平和,成本较低,但协商结果缺乏法律上的强制力,一旦一方或双方反悔,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旅游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是指在中立第三方的主持下,通过劝解、疏导等方式,使双方自愿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调解有利于消除隔阂,防止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但一般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强制力,除非经人民调解委员会并经人民法院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否则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旅游者可以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提起仲裁。仲裁是指当事人根据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第三方裁决以解决争议的一种法律制度。仲裁不受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的限制,当事人可以按双方意愿选择任何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旅游纠纷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行使司法审判来解决争议的一种途径。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或裁定具有国家强制力,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最终的决定力。旅游纠纷应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双方协商、调解不是诉讼的必经程序,只要一方认为有必要,即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旅行社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应交纳的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的法律依据,以及该保证金的主要用途。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旅游损害赔偿的举证方法,包括提供旅游合同及相关证据、旅行社领队或游艇服务商的书面材料以及医疗相关证据等。当事人可以聘请律师代为诉讼,律师代理费用可由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法院近日就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进行了一审判决。案件涉及一名导游在带团归来时遭遇车祸受伤,导游要求旅游公司赔偿损失。经交通管理部门认定,车祸责任主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旅游合同因为其合同履行地域跨度较大,没有办法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确定合同履行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10年9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9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第二条以单位、家庭等集体形式与旅游经营者订立旅游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除集体以合同一方当事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