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房屋土地合同纠纷 > 购房合同附件有什么用

购房合同附件有什么用

时间:2020-05-25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9625
很多人看完合同就算了,对合同的附件就不是很重视,甚至有的人甚至是看都不看一眼,但是越是不注意的东西越容易暗藏陷阱,往往亏就是亏在了小细节上面。那么购房合同里面的附件究竟有多重要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搜集整理了以下资料来说说购房合同附件的重要性,希望可以帮到您。

商品房购房合同附件

一、附件一:房屋平面图

一般情况下,开发商提供的平面图非常简单,既无尺寸也无比例,一旦发生争议,购房人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对此,购房人可以要求开发商在房屋平面图中标明长、宽等基本数据,并尽可能要求开发商同时提供电器、供水、照明以及其他线路和装修的平面图。这既是购房人的一个基本知情权,也是今后解决争议的主要依据。

二、附件二:关于商品房的装饰、设备标准的约定

对于购房人而言,此约定的关键是要把装修标准具体化。要避免采用诸如“高级面砖”、“高级外墙涂料”、“高级木地板”之类的模糊性名称。专家提醒,应当尽量写清装饰材料和设备的商品品牌及其质量标准。

三、附件三:有关公共部分与公用房屋分摊建筑面积的构成说明

这里购房者需要注意的是,凡不是为所购房屋所在的楼宇单独服务的建筑设施,均不应计入该构成面积。双方应约定,卖出人违背该分摊原则的,应退还不应计入分摊面积部分的相应价款,并按该价款的10%支付违约金。

四、附件四:双方自由约定的补充协议

有些开发商事先拟好了补充协议,对此,购房人要仔细阅读、审查,防止有的开发商利用补充协议擅自变更主合同的条款而单方加重购房人的义务。

购房人还要充分利用该补充协议把自己关注和担心的一些事项在补充协议中详细约定。

例如,在前期物业管理中,由于业主委员会尚未成立,此阶段的物业管理公司是由开发商自行组建或单方面选聘的,为了保证前期物业管理的质量及合适的收费标准,购房人应当与开发商就前期物业管理的期限、收费标准和服务范围与标准等事项做出具体约定。

五、附件五:关于计价方式与付款的约定

目前许多购房人采取向银行按揭贷款的办法支付房款。

一般来说,因为开发商与银行事先都签订了合作协议,因而绝大多数的购房人都能如期取得贷款。但这并不排除由于种种原因,银行没有批准购房人贷款的情况出现。一旦这种情况出现,购房人将有巨大的付款压力,难以继续履行购房合同,面临违约风险。

有鉴于此,建议购房人在附件五中,除了约定好付款方式及期限外,还要明确约定:“如果购房人的贷款申请未获银行批准,则购房人有权与出卖人协商,采取购买人可承受的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房款或者选择退房。购买人因此退房时,出卖人应将购买人已付房款全额返还给购买人。”

购房合同附件的作用

购房合同附件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内容,这其中包含很多与我们利益相关的东西稍不留神,就掉进了,别人的陷阱里面去了,有些约定是很不明确的,出了问题打官司你也是处于弱势地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买房签合同流程详解

    本文详细探讨了购房者签订购房合同的流程,包括认购、交付定金、签订网签合同及交付首付款等步骤。同时,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需注意核实开发商的证件、约定建筑面积、关注房屋质量、明确交房和产权过户时间等问题。此外,双方还需明确违约责任,签订补充协议并明确装修标

  • 广告发布合同

    广告发布合同的主要内容。合同涉及甲方广告主或广告代理单位与乙方广告发布单位之间的合作。合同内容包括广告发布期限、广告媒体要求、广告样稿审查、广告内容审查、费用及付款方式、广告安全和维修、审批手续以及保密条款等。双方共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确

  • 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签订物料采购简易合同的相关内容。合同中明确了规格、数量及供货时间,质量要求,供货地点与方式以及付款方式。同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风险提示,如买卖标的物、质量标准、货币种类及外汇结算标准等细节需明确约定。

  • 交房三年没拿到房产证可以维权吗

    交房后三年未拿到房产证的情况下,购房人可以进行维权的问题。如果购房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取得房产证的时间,开发商未按时办理手续需承担违约责任。对于预售房和现房,购房人应在房屋交付使用或合同订立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取得房产证,否则开发商需支付利息。法律还规定了开

  • 原告信息
  • 地被保全房子能否办房产证
  • 医疗纠纷个人起诉书范本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