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合同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的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的合同。空白合同是没有合同条款的合同,那么,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签订空白合同有法律效力吗?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一、欺诈和胁迫
根据《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规定,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胁迫是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相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根据《合同法》第52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只有在有损国家利益时,该合同才为无效。
二、恶意串通
恶意串通是指当事人为实现某种目的,串通一气,共同实施订方合同的民事行为,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损害的违法行为。恶意串通而订立的合同,其构成要件是:一是当事人在主观上具有恶意性,即明知或者知其行为会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损害,而故意为之;二是当事人之间具有串通性,即相互串连、勾通,使当事人之间在行为的动机、目的、行为以及行为的结果上达成一致,使共同的目的得到实现;三是双方当事人串通实施的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恶意串通所订立的合同是绝对无效的合同,应按照《合同法》第59条的规定,将双方当事人因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收归国有或者返还集体或者个人。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是指当事人通过实施合法的行为来掩盖其真实的非法目的,或者实施的行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在内容上是非法的行为。当事人实施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当事人在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并不违反法律。但是这个形式并不是当事人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是当事人的真实意图,而是通过这样的合法形式,来掩盖和达到其真实的非法目的。因此,对于这种隐匿行为,应当区分其外在形式与真实意图,准确认定当事人所实施的合同行为的效力。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当法律、行政法规无明确规定,但合同明显地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时,可以适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条款确认合同无效。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是指当事人在订约目的、订约内容都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合同法解释》第4条明确规定,确认合同无效应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需要说明的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的合同,当事人在主观上是故意所为,还是过失所致,均则非所问。只要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则就确认该合同无效。
六、签订空白合同
格式合同中通常包括一些空白条款,本应由当事人合意补充完整,但实践中经常出现未填写而发生争议的情况。签订空白合同没有法律效力,争议焦点一般集中在空白条款、格式合同及当事人事后补填内容的效力。空白条款的补填一般应推定为签章人在签章时已经知晓或授权,但有相反证据时也可以推翻此类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