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判中,拖延被视为一种非常有用的时间策略。对于被拆迁人而言,时间几乎没有成本。然而,对于拆迁人而言,时间却带来了巨大的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因此,建议在拆迁之初采取拖延策略,不与拆迁方进行接触,但要了解其他拆迁户的进展,作为自己谈判的基础。
作为被征收拆迁方,不应主动进行谈判,而是应等到对方找到我们后再进行。那么,何时开始谈判是合适的呢?又应该进行多少次谈判呢?一般建议进行大约5次谈判。首次谈判应在项目刚开始时进行,这是一个摸底的过程。刚开始时,我们手中的谈判筹码并不多,因此需要充分了解整个项目的情况。接下来的2~4次谈判主要是观察征收拆迁的动态,不仅要了解征收拆迁方的情况,还要了解我们身边的“战友”。最后一次谈判可以定局,但要将对方逼至迫切希望与我们谈判的时机,因为项目有着期限,未能按期完成会给征收拆迁方带来很大困扰。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代征地的性质,包括其定义、费用事项等。代征地是指城市建设工程中代征的公共用地,涉及征地土地使用权性质、项目来源和费用确定方式等。代征地费用按建筑面积和土地面积计算,包括依据地块现状建筑面积、土地面积、整个建设项目征地拆迁费用等来确定。此外,还存在一些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征地协议签订后补偿费用到账的时间,以及具体的拆迁补偿协议内容。协议包括拆迁房屋的现状、被拆迁人家庭情况、补偿方式、拆迁期限、补偿款项支付、违约责任和其他条款。在发布征地补偿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补偿费用应到位。拆迁补偿协议涉及多方协商和达成一致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