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付迟延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后,债务人能够履行但无正当理由未能按期履行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1)存在合法债务;(2)债务人有能力履行;(3)未按期履行;(4)迟延履行没有正当理由。
根据法律规定,给付迟延应承担以下法律后果:
受领迟延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于履行期内履行时无正当理由未能及时接受债务履行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1)存在合法债权;(2)债务人已按期做出实际履行,并且履行适当;(3)债权人未按期接受履行;(4)债权人迟延受领没有正当理由。
根据法律规定,债权人迟延受领应向债务人支付违约金或赔偿因迟延受领而给债务人造成的损失,例如保险费、提存费、运输费等。如果是金钱给付义务,债务人可以停止支付受领迟延期间的债务利息。符合《合同法》第63条的情况,债权人还应承担交易价格风险责任。
瑕-庇给付是指债务人虽然履行了债务,但履行标的有缺陷,导致债权人的履行利益未能得到充分实现的行为。瑕-庇给付的法律后果包括:
加害给付是指因债务人的不正当履行导致债权人遭受除履行利益以外的其他损失的行为。例如,债务人交付有传染病的家畜,导致债权人其他家畜感染死亡等情况。《合同法》对加害给付没有具体规定,但是《产品质量法》等其他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
加害给付的法律后果是,债权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无论是人身损害还是财产损失,无论是实际利益还是可得利益,债务人都应承担赔偿责任。此外,加害给付一般容易形成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重合,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方当事人承担相应责任。
当事人一方构成根本违约时,另一方是否可以要求解除合同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合同解除的定义和法律依据,详细阐述了法定解除的五种情形,包括不可抗力、拒绝履行、债务人迟延履行、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逾期付款违约金的计算和支付问题。在合同纠纷案件中,逾期付款违约金的计算期限应从判决书确定的履行期开始之日计算。在判决书确定的履行期间,应按银行逾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若义务人在判决书确定的履行期内未履行义务,则需支付迟延履行金。文章还就不同观点进行了讨
合同法中的法定解除权的效力。文章详细阐述了不可抗力、预期违约、迟延履行等违约情况下非违约方行使解除权的条件和情形。此外,还提到了不安抗辩权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下,当事人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权利。文章旨在明确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为当事人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导。
承租方面临经营困难时能否解除合同的问题。在租赁合同中,双方未明确约定承租方单方解除合同的条款,因此当承租方面临经营困难时引发争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济困难并不构成不可抗力,因此不符合解除合同的条件。承租方擅自腾房并退租属于违约行为,守约方享有解除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