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履行合同职责如何承担责任
时间:2025-01-15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了解到在合同订立生效之后,履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包括合同中止、合同的部分履行等等。针对合同不同的履行情况的问题,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合同履行包括哪些情况,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合同不履行的责任承担方式
一、不可抗力的责任免除
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避免并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无法预见指当事人无法预知某一事件是否会发生。无法避免指当事人无法阻止意外情况的发生。无法克服指当事人无法消除意外情况所造成的后果。客观情况指当事人无法抵挡的外来力量,如地震、水灾等。
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不可抗力情况,可以主张免除责任。但当事人主张免责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 不可履行合同包括完全不能履行、部分不能履行和不能按期履行。如果不可抗力只导致部分不能履行,其他部分仍应履行;如果只是影响按期履行,当事人仍应适时履行。
- 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不是发生不可抗力就可以主张免除全部责任,只有确实受其影响而不能履行的部分才能免责。
-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仍需承担违约责任。
- 法律对遇不可抗力也不能免责有特别规定的,依照该规定不能免责。例如,在客运合同中,承运人对因不可抗力造成旅客人身伤害的,仍需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二、合同履行的情况
- 中止履行:当债权人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住所未通知债务人,导致履行债务困难时,债务人可以中止履行或将标的物提存。
- 提前履行: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但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况除外。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承担。需要注意的是,《合同法》第208条将提前履行视为借款人的一项权利,因此属于提前履行规则的例外。
- 部分履行: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部分履行债务,但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况除外。债务人部分履行债务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承担。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签订不平等合同后的处理方法
签订不平等合同后的处理方法。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可以申请撤销因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合同中涉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条款无效。当事人可请求变更或撤销显失公平的合同,但不得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
-
如何起诉不履行合同的一方
如何起诉不履行合同的一方。当事人需向法院提交起诉状、证据清单、证据材料和身份信息。管辖法院可以是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履行合同义务。如一方违约,需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责任,损失赔偿额
-
销售合同无法履行的退货权和赔偿责任
销售合同无法履行时的退货权和赔偿责任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当卖方违约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时,买方有权要求退货并赔偿损失。合同中的继续履行责任取决于违约情况、守约方的选择和违约方的履行能力。同时,如果货物质量不符合要求,买方可拒
-
赠与合同的效力问题
赠与合同的效力问题,包括合同的定义和无效情形。还探讨了侵权行为的后果以及人民法院判决的履行问题。此外,文章强调了尊老爱幼的重要性和和谐家庭的重要性。
-
债的不履行和不适当履行的定义和法律后果
-
抵押物变现后的提存程序
-
合同无效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