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履行原则是指除非法律或经济合同另有规定或客观上不可能履行,当事人必须按照经济合同约定的标的物履行义务,不能用其他标的物代替约定的标的物。当一方违约时,也不能以偿付违约金或赔偿金的方式代替履约。如果对方要求继续履行经济合同,违约方仍应继续履行。
这一原则要求当事人:
(1) 必须严格按照约定的标的物履行。经济合同中确定的标的物是为了满足当事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特定需求。如果擅自变更标的物或以违约金、赔偿金代替标的物,将无法满足当事人的实际需求,也无法实现经济合同的目的。
(2) 当一方不履行合同时,另一方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如果一方未按期履行合同,导致继续履行合同变得不必要或会给对方造成更大损失,强调实际履行原则将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在一方不履行合同时,只有对方要求继续履行,才能依据实际履行原则继续履行经济合同。
全面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除按照经济合同的标的物履行外,还要按照经济合同约定的数量、质量、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等条款承担义务。《经济合同法》规定:“经济合同依法成立后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因此,经济合同的全面履行要求当事人:
(1) 双方必须依据合同约定的标的物数量和国家规定的计量方法履行。
(2) 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履行义务。如果质量标准不明确,应按照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履行。在质量标准符合标的物的前提下,如果等级不明确,可以按照中等质量履行。
(3) 必须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如果履行期限不明确,权利人可以随时要求义务人履行义务,而义务人也可以随时向权利人履行义务,但双方都必须给对方足够的准备时间。
(4) 必须在合同约定的地点履行义务。如果履行地点不明确,购销合同的交货义务应在供方所在地履行,建筑安装合同的交付建筑物义务应在建筑物所在地履行,其他合同的履行义务应在义务人所在地履行。
(5) 履行合同的方式应符合合同约定。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义务人在履行义务前应与权利人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后方可履行。
(6) 双方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款进行结算。在购销合同中,如果执行国家定价,那么在合同约定的交货及提货期限内,如果国家调整了价格,应按照交货时的价格执行。如果逾期提货或逾期付款,而价格上涨,应按照新价执行;如果价格下降,应按照原价执行。如果逾期交货,而价格上涨,应按照原价执行;如果价格下降,应按照新价执行。
1. 保障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可以约束不法的经济交易,确保市场的稳定。
2. 保证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合同双方友好合作,相互讲诚信。
3. 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避免受到欺骗。
4. 促进市场经济下人们对法律的重视,遵纪守法。
5. 促进对外开放和经济协作。
有偿赡养协议的法律效力及签订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协议只有在符合合同法规定的情况下才具有法律效力。签订赡养协议时,应注意不得附带条件履行赡养义务,不得处分被赡养人的财产,需征得被赡养人同意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赡养应遵循的原则,包括赡养义务、经济供养、生
甲、乙双方签订的投资协议,其中包括投资额、合作期限、担保、投资收益、违约责任、纠纷解决等条款。协议规定乙方因运营资金缺口向甲方寻求投资,甲方不参与日常业务管理,乙方自行承担债务。协议还规定了详细的出资方式、认缴的出资额及比例、出资实际缴付时间等,并强
合同关系终止后当事人应履行的后合同义务,包括告知或通知义务、保密义务、协作或协助义务以及保护、注意义务。这些义务都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权益而设立。例如,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告知对方有关情况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要保守对方的秘密,并
合同履行期限的约定和迟延履行责任,介绍了合同有效期的概念和自然终止的相关规定。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履行期限,如未约定可协议补充或根据合同相关条款和交易习惯确定。当事人迟延履行需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有效期届满后自然终止,但部分条款仍继续有效,包括结算和清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