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同订立前,当事人承担的是先合同义务;而在合同的权利义务未终止时,当事人履行的是合同义务。
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履行某项义务,该义务为合同义务。不履行该义务将承担违反合同的责任。而后合同义务则是法定义务,违反后合同义务将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活动的当事人具有诚实、守信、善意的心理状况,不损人利己,不规避法律。在民事活动中,双方的利益平衡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是必须维持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些义务都属于后合同义务的范围。
由于合同的内容不同,后合同义务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法律无法针对每个个案确定后合同义务的具体内容。然而,根据交易习惯,某类合同终止后,当事人通常会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应作为后合同义务的内容。交易习惯既包括一般的民商事活动应遵循的习惯,也包括当事人双方长期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习惯。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一方当事人应当将有关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的情况通知另一方当事人。例如,债务人在合同约定的全面履行债务后,应当通知债权人债务履行的情况。如果债务人将标的物提存,应当通知债权人标的物的提存地点和领取方式。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协助对方处理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的善后事务。例如,合同解除后需要恢复原状的情况下,应当给予对方必要的协助。此外,对于需要保管的标的物,当事人也应当协助对方进行保管。
保密义务涉及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合同约定不得泄露的事项。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只有一定范围的人员在一定时间内才能知悉。合法接触、掌握、使用国家秘密的合同当事人在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对于保密期内的国家秘密,无权向第三者泄露。泄露国家秘密将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一旦商业秘密进入公共领域,将失去商业价值,损害合同当事人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因此,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有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泄露商业秘密将承担民事责任。除了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保密的特定事项,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也不得泄露。例如,承揽合同的定作人要求承揽人对承揽的家庭装修情况予以保密,合同终止后,承揽人不得将装修情况告知他人。泄露秘密造成定作人损失的,承揽人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甲、乙双方签订的投资协议,其中包括投资额、合作期限、担保、投资收益、违约责任、纠纷解决等条款。协议规定乙方因运营资金缺口向甲方寻求投资,甲方不参与日常业务管理,乙方自行承担债务。协议还规定了详细的出资方式、认缴的出资额及比例、出资实际缴付时间等,并强
企业在裁员过程中的法律义务和对特殊群体的保护。企业裁员需遵循《劳动法》规定,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除非符合特定情形。制定裁员方案需提前向职工说明并征求意见。裁员属于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行为,应给予被裁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补偿标准和医疗补助费有一定规定
合同履行期限的约定和迟延履行责任,介绍了合同有效期的概念和自然终止的相关规定。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履行期限,如未约定可协议补充或根据合同相关条款和交易习惯确定。当事人迟延履行需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有效期届满后自然终止,但部分条款仍继续有效,包括结算和清理条
工程施工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合同工期风险提示、质量标准、合同价款金额、双方主要义务和责任以及工程进度。文章详细阐述了甲乙双方在施工过程中的职责和义务,以及工期顺延和停工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