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具有双务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中,一方当事人在应同时履行的时间内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另一方当事人无法履行或不能适当履行合同义务,从而享有不履行或部分履行的权利。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发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发生必须基于同一份双务合同。
同时履行指双方当事人在同一时间相互对待给付。当事人之间可以直接约定双方同时履行合同,或者无法确定谁先履行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同时履行。
一方当事人必须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在同时履行的时间内无法履行合同义务或不能适当履行合同。
当以上条件满足时,同时履行抗辩权发生,即已到履行期的一方当事人享有不履行或部分履行的权利。
同时履行抗辩权可适用于以下情形:
一方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在同时履行的时间内无法履行合同义务,从而享有不履行合同的权利。例如,卖方在同时履行的日期无法提供货物,买方在同时履行的日期有权不付款。
一方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在同时履行的时间内只能部分履行合同义务,从而有权拒绝支付未能履行部分的款项,仅支付相应的履行部分。例如,在一万吨大米的买卖合同中,卖方只能提供八千吨大米,缺少两千吨,买方在同时履行的日期应支付八千吨大米的价款,有权不支付两千吨大米的价款。
同时履行抗辩权属于延期的抗辩权,仅暂时阻止对方当事人行使请求权,不是永久的抗辩权。当对方当事人完全履行合同义务时,同时履行抗辩权消失,当事人应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导致合同延迟履行,延迟履行责任由对方当事人承担。
甲、乙双方签订的投资协议,其中包括投资额、合作期限、担保、投资收益、违约责任、纠纷解决等条款。协议规定乙方因运营资金缺口向甲方寻求投资,甲方不参与日常业务管理,乙方自行承担债务。协议还规定了详细的出资方式、认缴的出资额及比例、出资实际缴付时间等,并强
甲公司与乙公司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案,介绍了不安履行抗辩权制度。甲公司因乙公司迁址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而中止履行合同,并在乙公司提供担保后解除合同,引发乙公司提起诉讼。法律评析指出,行使不安履行抗辩权需满足特定要件,并提供确切证据。最终,法院判决甲公司故
行使不安抗辩权是否需要证据的问题。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行使不安抗辩权需要履行通知义务和举证义务,即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存在无法履行或可能无法履行债务的情形。通知义务的目的是让对方了解危机并提供还债担保,而举证义务则是为了支持自己的主张。因此,行使不安
合同履行期限的约定和迟延履行责任,介绍了合同有效期的概念和自然终止的相关规定。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履行期限,如未约定可协议补充或根据合同相关条款和交易习惯确定。当事人迟延履行需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有效期届满后自然终止,但部分条款仍继续有效,包括结算和清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