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购房诸与开发商签订购房房合同后,由于种种原因,无力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付款义务,此种现象时有发生,对此问题应当如何处理?
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预售合同生效后,买卖双方都必须根据合同的约定严格各自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这也体现了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要求。但如果由于客观经济情况发生较大变化,合同一方丧失履行合同的能力,就需要重新调整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变更或解除合同。当然,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应该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据此,购房者与开发签订预售合同,又支付了部分房款后,若出现无力继续履行合同约定的付款义务,购房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以达到解除合同的目的。比如购房者可以与开发商进行协商,提前解除购房合同;或者以书面的形式向开发商说明自身的经济问题,出现无力履行合同约定的付款义务。但是,购房者作出上述的行为后,应对自己的违约行为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开发商不同意解除购房合同,购房者可以停止向开发商支付房款。因为预售合同中往往会规定,购房者延迟付款超过一定期限,开发商可单方面终止合同,购房者承担合同规定的违约责任即可。对于承担违约金的数额问题,一般情况下,购房者逾期付款超过90日后,开发商有权解除合同,但是开发商解除合同的,购房者应当自解除合同通知送达之日30日内按照累计的逾期应付款的2%向开发商支付违约金。即购房者应承担应付房款2%的违约责任,但是2%的比例不是强制性规定,目前房地产市场对于购房者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通约定的违约责任是2%的标准。
购房者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解除预售合同:第一条途径是与开发商协商取得谅解,双方签订“终止预售合同协议书”,将合同终止反如何返还房款,购房者承担哪些违约责任及由谁负责国办理注销预售合同登记行协商等相关内容在协议中明确约定;另一条途径是将购房者在预售合同中拥有的权益转让给第三方,与第三方签订“预售合同权益转让书”,将转让价款、权利、义务转移等相关内容在该转让书中约定清楚。当然,由于购房者没有付清全额房款,预售合同权益转让时,应先征得开发商的同意。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采取权益转让方式,购房者应按有关规定交纳相应的税费。另外,如果购房者采用抵押货款形式付款的,则应与有关银行协商终止抵押货款合同,偿还全部欠款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甲、乙双方签订的投资协议,其中包括投资额、合作期限、担保、投资收益、违约责任、纠纷解决等条款。协议规定乙方因运营资金缺口向甲方寻求投资,甲方不参与日常业务管理,乙方自行承担债务。协议还规定了详细的出资方式、认缴的出资额及比例、出资实际缴付时间等,并强
购房合同中首付交付后的相关流程。在确认开发商具备必要的证件后,购房者需签订房屋定购协议书并支付订金,但这不是必要程序。对于按揭购房,银行发放贷款后,购房者才能索取购房合同。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住房按揭贷款的流程,包括售房商与贷款行的合作、购房者支付部分
收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指南。购房者需要警惕先验收后交房的风险,确保房屋符合交房条件后再签收;明确开发商收取的费用,签订物业管理合同确保收费标准合理;警惕协议陷阱,拒绝签署对购房者不利的协议;在收房时,购房者还需注意房款、物业费、契税等问题,先验房再办
购买被法院查封的房屋时的救济措施。购房者需先了解查封原因和金额,并可以向法院提出查封异议。若房屋因开发商涉诉而被查封,解封可能性与开发商债务金额有关。此外,购房者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应注意包含必备条款,如房屋面积、价格、质量、不可抗拒力及售后物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