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要素 > 合同中对第三人履行的拒绝

合同中对第三人履行的拒绝

时间:2020-05-25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2215
在一些债权债务关系中,债务人如果说拒绝履行债务的话,就会产生一定的责任,到时候也可以直接把交付的特定物卖给其他人,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合同中对第三人履行的拒绝

债务人拒绝履行债务可能发生在债务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也可能发生在债务履行期限到来之时;其表达方式可以是明示的,如向债权人明确表示其将不履行合同,也可以是以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如将届期应当交付的特定物另卖与他人。

(一)债务人对第三人履行的拒绝。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达成合意,则债务人便不得拒绝第三人向债权人的履行。这一规定显然考虑到了债务人也可能在特殊情况下拒绝第三人的履行。第三人履行虽然符合债权人的利益,但不一定符合债务人的意思和利益,所以法律为了尊重债务人的意愿和保护债务人的利益,也允许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履行提出异议。通常情况下,第三人代为履行是符合债务人利益的,但如果债务人明确反对,且认为如此将损害其利益,则第三人不得代为履行。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达成合意,则债务人便不得拒绝第三人向债权人的履行。

(二)债权人对第三人履行的拒绝。如果第三人是基于法律规定或债务人的约定而代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债权人不得拒绝接受该第三人的履行。但如果单纯基于债务人的意思,第三人代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在一定情形下,可以拒绝第三人的代为履行,这些情形主要包括:

①依据法律规定不能由第三人履行的;

②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约定不能由第三人代为履行,而只能由债务人本人履行的;

③依债务的性质该债务不能由第三人代为履行的;

④第三人履行将会不合理增加债权人负担,造成债权人损失的;

⑤第三人的履行明显不利于债权人或者可能给债权人造成重大损害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居间合同定金返还的法律依据和退还方式

    居间合同定金返还的法律依据和退还方式。首先,介绍了定金的法律效力,包括主合同履行和违约情况下的定金罚则。其次,阐述了违约责任和定金罚则的应用,特别是因第三人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时定金责任的问题。再次,明确了违约金和定金的适用规则。最后,在借款合同中不

  • 股权转让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股权转让完成的标志。首先,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并办理相应股东变更登记,使受让方取得股东资格。此外,如果双方履行完毕合同但未办理工商登记变更,不影响受让方取得股东资格。股权变动的生效应以公司内部变更为准,外部登记的效力在于对抗第三人。

  • 迟延履行解除合同前宽限期的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迟延履行解除合同前宽限期的规定。指出宽限期一般由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同时详细阐述了迟延履行对合同解除的影响,并列举了四种不同情况下迟延履行是否构成根本违约的处理方式。

  • 保管合同的义务和责任

    保管合同的义务和责任。保管人需认真履行保管义务,若保管物毁损或丢失则需承担赔偿责任。寄存人在保管期届满或提前领取时,应取回原物及其孳息。对于无保管期限的保管物,寄存人可随时领取。寄存人在保管期间因保管人责任导致物品损害或第三人受损时,有权索赔。

  • 承揽合同履行中雇员受伤怎么赔
  • 应如何区别第三人代理履行和债务转让
  •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是如何规定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