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合同法》第399条规定,受托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事务。在委托合同中,受托人首先负有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事务的义务。在一般情况下,受托人必须按照委托人的指示来处理委托事务。如果委托人对委托事务的指示不明确或者无法联系到委托人,受托人应当根据委托事务的具体情况和交易惯例来妥善处理。
受托人变更委托人的指示时,应当征得委托人的同意。如果情况紧急无法联系到委托人,受托人可以适当地变更委托人的指示来处理委托事务。但受托人在变更指示后应当及时向委托人报告。如果受托人不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事务或者擅自变更指示而处理委托事务,受托人构成违约行为。受托人是否对委托人承担违约责任,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根据《合同法》第400条规定,受托人应当亲自处理委托事务。但在委托人同意的情况下,受托人可以转委托给第三人处理。在转委托情况下,受托人仅对第三人的选任和指示承担责任。如果受托人不履行亲自处理委托事务的义务,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受托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401条规定,受托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要求,报告委托事务的处理情况。委托合同终止时,受托人应当报告委托事务的结果。受托人有义务随时或定期向委托人报告委托事务的处理情况。如果受托人违反报告义务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受托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403条第1款规定,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时,第三人不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受托人应当向委托人披露第三人。委托人因此可以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如果受托人不履行披露义务,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受托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404条规定,受托人应当将处理委托事务时取得的财产转交给委托人。受托人不履行转交财产的义务时,应当向委托人承担违约责任。
委托合同的终止原因包括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一般原因包括委托事务处理完毕、委托合同履行不可能、委托合同存续期满等。特殊原因包括当事人一方解除委托合同和当事人一方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委托合同具有劳务合同的特征,受托人以委托人的费用办理委托事务,
一、委托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任意解除委托合同。因委托合同终止将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在委托人作出善后处理之前,受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组织应当采取必要措施。”本条是指因委托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能继续在享有委托合同的权利范围内履行义务,承担因此而产生的民事责任时,委托合同已失去实际存在的意义而自然终止。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委托合同有约定的,按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没有约定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因此,委托人应注意在委托代理合同中对授权范围予以明确约定,以免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委托人和受托人双方应当在合同
按照《合同法》第403条第2款规定,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时,第三人不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受托人因委托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的,受托人应向第三人披露委托人,第三人有选择权,若第三人与受托人披露后选择了委托人作为相对人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