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保全是指为了防止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或不增加而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损害,法律允许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或代位权,以保护其债权。合同保全的条件是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或不增加导致债权人的债权受损。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前或诉讼过程中为了保证判决的执行,或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的标的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
合同保全与财产保全是债权人享有的一种权利,但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区别:
首先,申请的条件不同。合同保全的申请条件是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或不增加导致债权人的债权受损。而财产保全的申请条件是有可能因为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国家、人民财产的进一步损失,使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无法弥补的损失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其次,合同的相对性规则不同。根据合同的相对性规则,财产保全债权人只能向债务人提出申请,而不能向合同以外的第三人提出申请。合同保全是合同相对性规则的例外。合同之债主要在合同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效力,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与第三人实施一定的行为致使债务人用于承担责任的财产减少或不增加,从而使债权人的债权难以实现时,法律为保护债权人的债权,允许债权人享有并行使代位权或撤销权,这两种权利的行使都会对第三人产生效力,此种现象可以看作是合同相对性规则的例外。
第三,保全的措施不同。财产保全的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提取、扣留等。而合同保全的措施是代位权或撤销权。代位权是指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的债权;撤销权是指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的行为。
最后,适用的法律不同。财产保全是程序法中的制度,适用的程序法是《民事诉讼法》,必须依照程序法规定的措施,一般需要当事人提出申请。而合同保全是实体法中的制度,适用的是实体法即合同法,它是通过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撤销权来实现的。
委托拍卖合同及其相关文件的详细内容,包括委托人的资料、标的物资料、拍卖公告、竞买登记记录、拍卖规则、拍卖笔录、成交确认书以及移交标的物的资料等。文章还介绍了拍卖资料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要求,包括存档时限、检索方式等,强调企业应建立主要拍卖数据库以实现档案
中国保险法中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谎称发生保险事故或制造事故、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实等情形下的保险处理原则。同时,也讨论了保险合同效力中止后投保人未按期申请复效、保险标的转让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等问题,并强调了保险期间内保险标的发生部分损失
债务人提存的法律效力,包括债务消灭、风险承担和孳息归属、提存物领取权限以及对债权人领取权的限制等。提存是当由于债权人的原因导致无法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其交给提存机关以消灭债务的制度。在特定情况下,如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下落不明、死亡或丧失
股权质押与股权变更的法律关系。依据法律规定,可转让的股份和股权可作为质押标的。股权转让限制分为依章程和依合同的两种类型。依章程的限制基于公司章程设定条件,而依合同的限制则根据合同约定对股权转让进行限制。文章还进一步阐述了这两种限制的具体内容和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