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方互负债务且有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如果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相应的履行请求。传统民法上存在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理论,但没有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概念。然而,我国合同法第67条首次明确规定了这一抗辩权。
顺序履行抗辩权适用于双方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它主要适用于先履行一方违约的情况,这是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不同之处。
“顺序履行抗辩权”并非唯一的名称,并且使用较少。然而,在2008年司法考试卷三第57题的选项A中,出现了“顺序履行抗辩权”一词。此外,还有使用“先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等术语的情况。实际上,这只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例如,“先履行抗辩权”强调先履行一方应先履行其债务,“后履行抗辩权”则强调抗辩权人本身的履行在后。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成立并行使,使后履行一方可以一时中止履行自己的债务,对抗先履行一方的履行请求,以保护自己的期限利益和顺序利益。在先履行一方采取补救措施、变违约为适当履行的情况下,顺序履行抗辩权消失,后履行一方必须履行其债务。因此,顺序履行抗辩权属于一时的抗辩权。顺序履行抗辩权的行使不影响后履行一方主张违约责任。
和同时履行抗辩权一样,先履行抗辩权的双方当事人应当是因同一合同互负债务,在履行上有一定的关联性。一单务合同不发生先履行抗辩权的问题。此外,两项债务间应当有对价关系。“先后顺序”是依当事人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或者根据交易习惯而确定先后顺序。不安抗
不安抗辩权是指双方合同成立后,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在对方没有恢复履行能力或者没有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履行合同的权利。规定不安抗辩权是为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借合同进行欺诈,促使对方履行义务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借款担保人在保证期间无偿还能力的,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或者担保人的财产保全。而且,根据撤销权设立的宗旨,债权人在其债权设有担保时,因其债权不致于因债务人的行为受到损害,不必行使撤销权,这样,担保人的权益
许某听了不放心,遂停止付款。许某认为自己没有违约,而是行使不安抗辩权,并反过来要求房地产公司承担逾期交房的违约责任,双方争执不下。先履行一方所享有的这项权利,法律上称为不安抗辩权。因此许某中止支付房款的行为不符合不安抗辩权行使的法律要件,其迟延付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