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履行抗辩权补充责任包括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履行抗辩权的种类有三种,具体是:
1、同时履行抗辩权。当合同的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2、先履行抗辩权。当合同的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3、不安履行抗辩权。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应当先履行债务,但是其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对方有如下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先履行抗辩权,本质上是对先期违约的抗辩。先期违约是指一方当事人首先违约,是另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原因。先履行抗辩权是对负有先履行义务一方违约的抗辩,亦即对先期违约的抗辩。
先履行抗辩权是对违约的抗辩,这使其区别于权利消灭的抗辩。权利消灭的抗辩是因合同履行效力消灭,当事人享有的拒绝履行的抗辩权。比如,发生不可抗力致使一方合同义务全部不能履行,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对相对方要求自己履行合同的请求,可主张权利消灭的抗辩,拒绝履行合同义务。当不可抗力致合同部分不能履行,亦发生权利消灭的抗辩,当事人可以履行能够履行的那一部分。当不可抗力致合同迟延履行时,一般情况下,另一方的履行期限应当顺延(特别是在一方履行是另一方履行条件的情况下)。如果迟延履行一方要求在后履行的一方如期履行时,在后一方拒绝按原期限履行,不属于先履行抗辩权而属于权利消灭的杭辩权。因不可抗力致自己一方履行迟延,合同对另一方履行期限的规定随之失去效力。
请求权和抗辩权的区别。请求权是权利人要求他人特定行为或不作为的权利,是相对权的典范。抗辩权是妨碍他人行使权利的对抗权,可拒绝请求权人的请求。请求权的特征体现在需要通过义务人的给付实现,权利作用体现为请求而非支配,权利效力上没有排他性。抗辩权主要针对请
实体法和程序法上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效力。在实体法上,其效力包括本体的拒绝履行权和其他效力如影响抵消权和合同解除等。同时履行抗辩权是一种消极的防御权利,其行使的效力最典型的是拒绝履行。而在程序法上,同时履行抗辩权可以在诉讼中和诉讼外行使,被告无需证明原告
不安抗辩权的规定和行使条件。不安抗辩权是指当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可能无法履行债务时,可以中止履行。其行使条件包括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以及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当事人行使不安抗辩权时应及时通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包括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先履行方债务已届清偿期、后履行方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等。同时,也介绍了不当得利和代位权的成立条件。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在遇到法律难题时能找到合适的法律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