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是指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防范的方法和措施。在证券投资基金业务中,资产投资管理是核心,其面临的风险主要分为投资风险和操作风险两类。投资风险包括与基金投资相关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等。操作风险是指基金业务操作中由于人为因素或管理系统设置不当而产生的可能损失,包括公司内部失控导致的风险。
对于投资风险的管理,可以通过模型化、电脑化的风险测量技术进行追踪分析和测量,并通过调整投资组合来控制风险的限额。而对于操作风险,则主要通过制度上的防范措施,通过明确的管理程序来控制风险。因此,在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中,应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制度,从技术上量化风险,从制度上控制风险。
内部控制的概念源于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一份报告,是指公司为保护资产、核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促使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内部控制可以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类。1988年引入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将内部控制视为一种结构和环境,其实质在于合理地评价和控制风险,因此可以称之为风险导向型的内部控制。目前,在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管理业务中,管理投资风险的技术和防范操作风险的制度已经构成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框架。
内部控制是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础的。美国基金业发展形成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联邦证券法律、法规,行业自律组织的规定以及各专业委员会颁布的技术性准则。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依靠法律顾问专家、法律部和监督稽核部来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法律、法规指引体系,并以其指导各项业务的开展。
我国基金管理人的资格、职责、不得从事的行为、更换条件以及基金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基金管理人需满足一系列条件,包括注册资本、主要股东条件、从业人员资格等,并且需遵守职责与规定,不得从事混同财产、不公平对待基金等行为。基金管理人的职责终止情形包括被解任、
中国高科技风险投资企业面临的问题,包括规模小、资金实力不足、资金来源单一、缺乏专业人才和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鼓励建立风险投资公司,通过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基金、多元资金投放、规范运作管理等方式筹措资金,并吸引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
基金管理人的法律规定。基金管理人需依法设立的公司或合伙企业担任,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由基金管理公司或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的其他机构担任。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需满足一系列条件,包括注册资本、主要股东资质、从业人员资格、内部管理制度等,并经国务
巨额赎回的定义及处理方式。巨额赎回发生在开放式基金净赎回量超过基金规模的10%时,基金管理人可对其余赎回申请延期办理。处理方式包括正常赎回和部分顺延赎回。发生巨额赎回并延期支付时,基金管理人需通知投资人并公告,投资者需注意赎回延期的计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