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机构
(1)概念:
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服务业有关的金融中介机构,为金融体系的一部分,金融服务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行业)与此相应,金融中介机构也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 同时亦指有关放贷的机构,发放贷款给客户在财务上进行周转的公司,而且他们的利息相对也较银行为高,但较方便客户借贷,因为不需繁复的文件进行证明。
(2)《规范》对金融机构的分类:
一、货币当局:
1、中国人民银行;
2、国家外汇管理局。
二、监管当局: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3、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三、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
1、银行;
2、城市信用合作社(含联社);
3、农村信用合作社(含联社);
4、农村资金互助社;
5、财务公司。
四、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1、信托公司;
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3、金融租赁公司;
4、汽车金融公司;
5、贷款公司;
6、货币经纪公司。
五、证券业金融机构:
1、证券公司;
2、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3、期货公司;
4、投资咨询公司。
六、保险业金融机构:
1、财产保险公司;
2、人身保险公司;
3、再保险公司;
4、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5、保险经纪公司;
6、保险代理公司;
7、保险公估公司;
8、企业年金。
七、交易及结算类金融机构:
1、交易所;
2、登记结算类机构。
八、金融控股公司:
1、中央金融控股公司;
2、其他金融控股公司。
九、新兴金融企业:
1、小额贷款公司;
2、第三方理财公司;
3、综合理财服务公司。
二、私募基金管理人
(1)概念:私募基金管理人,是指凭借专门的知识与经验,运用所管理基金的资产,根据法律、法规及基金章程或基金契约的规定,按照科学的投资组合原理进行投资决策,谋求所管理的基金资产不断增值,并使基金持有人获取尽可能多收益的机构。
(2)条件:
1、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基金管理人由依法设立的公司或者合伙企业担任。自然人不能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
2、注册资金要1000万以上。
3、至少有三名高级管理人员具备私募基金从业资格。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私募基金从业资格:通过基金业协会组织的私募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最近三年从事投资管理相关业务;基金业协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4、申请机构具备满足业务运营需要的场所、设施和基本管理制度。
私募基金管理人可以直接投资的标准化与非标准化的投资范围,并列举了禁止的业务。同时,详细阐述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主要类型及其投资特点。
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私募基金备案的法律要求。文章详细阐述了登记备案的法律依据、范围、条件、审核办理时间、公示信息、从业资格的认定和注册程序等相关内容。此外,文章还涉及外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的登记备案、自然人不能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实缴资本未到位的
私募基金管理人分类公示制度的细节,该制度分为规模类公示、提示类公示和诚信类公示三类。制度旨在帮助投资者了解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综合情况,促进私募基金行业的竞争力和诚信水平提升。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包括契约型基金、公司型基金等。
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法律意见书的出具方式,包括私募基金管理人和基金产品的备案区别、法律意见书在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中的必要性以及法律意见书的具体内容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需提交法律意见书作为必备申请材料,包括申请机构的合法设立、经营范围、专业化经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