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基金契约的规定运用基金资产投资并管理基金资产;
2.及时、足额的向基金持有人支付基金收益;
3.保存基金的会计账册、记录15年以上;
4.编制基金财务报告,及时公告,并向中国证监会报告;
5.计算并公告基金资产净值及每一基金单位资产净值;
6.基金契约规定的其他职责。
另外,《开放式基金管理办法》规定,基金管理人除应当遵守上述规定外,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1.依据基金契约,决定基金收益分配方案。
2.编制并公告季度报告、中期报告、年度报告等定期报告。
3.办理与基金有关的信息披露事宜。
4.确保需要向基金投资人提供的各项文件或资料在规定时间内发出,并且保证投资人能够按照基金契约规定的时间和方式,随时查阅到与基金有关的公开资料,并得到有关资料的复印件。
我国基金管理人的资格、职责、不得从事的行为、更换条件以及基金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基金管理人需满足一系列条件,包括注册资本、主要股东条件、从业人员资格等,并且需遵守职责与规定,不得从事混同财产、不公平对待基金等行为。基金管理人的职责终止情形包括被解任、
基金合同期限届满、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决定终止、基金管理人及托管人职责终止以及其他基金合同约定的情形等导致基金合同终止的多种原因。在基金合同终止过程中,需遵循民事法律行为的原则,保障各方权益,特别是基金份额持有人的意愿需得到充分表达。涉及基金合同终止的
电证券投资基金法如何保障基金财产安全的问题。法律规定基金财产与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的自有财产严格区分,并通过措施确保基金财产的独立性。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在运用基金财产时需遵守职责,保护基金财产安全,确保合理增值,提供必要信息保障投资者权益。
基金托管协议的违约责任及相关事项。包括托管协议违约责任的认定、赔偿及责任划分等,同时阐述了基金托管协议的依据、目的和原则,旨在明确基金托管人与基金管理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职责,确保基金财产的安全并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合法权益。订立托管协议应遵循平等自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