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鉴定 > 交通事故鉴定标准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有哪几种,伤残鉴定时间地点如何确定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有哪几种,伤残鉴定时间地点如何确定

时间:2024-10-20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4330
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往往会对事故的当事人造成人身损害,而有身损害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伤残,出现伤残时就需要进行鉴定,那么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有哪几种,伤残鉴定时间地点如何确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分类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

临床法医鉴定项目

1、损伤程度鉴定:即轻伤、重伤、轻微伤鉴定或称伤情鉴定。

2、伤残程度鉴定: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

3、因果关系鉴定:指损伤与疾病的关系鉴定。

4、医疗纠纷:医疗行为中是否存在过错,若有,与患者死亡或残疾之间的关系。

5、保险理赔鉴定:是否意外伤残、重大疾病、全残、失能达到保险理赔规定。

6、影像学资料的同一认定:所提供x光片、ct等资料是否为同一人。

7、损伤后误工时间的审查:损伤后休息时间长短的合理性判断。

8、护理依赖程度鉴定、医疗依赖程度鉴定:损伤致残后对护理及医疗的依赖情况判断。

9、致伤物推断或损伤机理分析:从损伤形态推测致伤物或分析损伤形成机理。

10、保险调查。

伤残鉴定的时间和地点确定

伤残鉴定的时间和地点根据不同的依据法律规范而有所不同。伤残等级一般分为十个等级,根据人体受到损害的原因不同,适用不同的鉴定标准,计算伤残赔偿金的方法也不同。根据实践中涉及到人身损害赔偿的鉴定标准,主要有两种情形:

a、交通事故、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客运合同、医疗纠纷等引起的人身损害伤残评定,适用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

b、工伤引起的人身损害,适用国家标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

交通事故鉴定的程序

(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当事人生理、精神状况、人体损伤、尸体、车辆及其行驶速度、痕迹、物品以及现场的道路状况等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五日内指派或者委托专业技术人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二)鉴定应当在二十日内完成;需要延期的,经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十日。检验、鉴定周期超过时限的,须报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应当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对有争议的财产损失的评估,应当由具有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进行。

(三)具备资格的检验、鉴定、评估机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向当事人介绍符合条件的检验、鉴定、评估机构,由当事人自行选择。

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由急救、医疗机构或者法医出具死亡证明。尸体应当存放在殡葬服务单位或者有停尸条件的医疗机构。检验尸体不得在公众场合进行。解剖尸体需征得其亲属的同意。检验完成后,应当通知死者亲属在十日内办理丧葬事宜。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理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由公安机关处理尸体,逾期存放的费用由死者亲属承担。

对未知名尸体,由法医提取人身识别检材、采集其他相关信息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填写《未知名尸体信息登记表》,报设区的市公安机关有关部门。

核查出未知名尸体身份的,通知其亲属或者单位认领并处理交通事故。经核查无法确认身份的,应当在地(市)级以上报纸刊登认尸启事。登报后十日仍无人认领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处理尸体。

(四)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的事故车辆除检验、鉴定外,不得使用。检验、鉴定完成后五日内通知当事人领取事故车辆和机动车行驶证。对弃车逃逸的无主车辆或者经通知当事人十日后仍不领取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对无牌证、达到报废标准、未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等车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检验、鉴定结果后二日内将检验、鉴定结论复印件交当事人。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检验、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检验、鉴定结论复印件后三日内提出重新检验、鉴定的申请。经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应当另行指派或者委托专业技术人员、有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重新检验、鉴定。

(五)当事人对自行委托的检验、鉴定、评估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检验、鉴定、评估结论后三日内另行委托检验、鉴定、评估,并告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备案。

(六)申请重新检验、鉴定、评估以一次为限。重新检验、鉴定、评估的时限与检验、鉴定、评估的时限相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规定,包括多种情况下的责任承担、管辖权、法律适用和注意事项等。该法详细规定了租赁、借用机动车等发生交通事故时的责任承担,以及侵权行为的法律管辖地和适用法律。同时,文章还提到了确定案由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

  • 交通事故伤情的二次鉴定程序

    交通事故伤情二次鉴定的程序和相关法律规定。在发现鉴定人员或机构存在问题时,可以进行二次鉴定。相关规定明确了需要进行二次鉴定的情形,如鉴定程序违法、鉴定机构无资质等。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时,可在规定时间内提出重新鉴定申请。同一交通事故的同一检验和鉴定

  •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程序及要求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程序及要求。当事人治疗终结后,可向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申请伤残评定,需准备病情材料并可能进行进一步检查。评定时间为工作日特定时段,地点在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院内的交通事故伤残评定门诊。法医将在材料齐备后的30日内发放《伤残评定书》。

  • 检验、鉴定、评估机构、人员的任务和要求

    检验、鉴定、评估机构及其人员在交通管理工作中承担的任务和要求。内容包括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任务、出具书面结论及签名盖章等。同时,还涉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当事人的权利以及重新检验、鉴定、评估的限制和评定书的制作等内容。对于多份鉴定结论的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内容
  • 检验、鉴定、评估程序及结果
  •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方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