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责任认定书不满意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复核。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详细说明复核请求、理由和主要证据。
根据第七十四条规定,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受理复核申请后,应在三十日内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查,并作出复核结论:-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责任划分是否公正;- 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及认定程序是否合法;- 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是否符合规定。
复核一般采取书面审查的形式,但根据情况,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听取各方意见。办理复核案件的交通警察人数不得少于两人。
在复核审查期间,如果申请人提出撤销复核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终止复核,并书面通知各方当事人。另外,如果任何一方当事人就该事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经人民法院受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受理当事人复核申请的情况告知相关人民法院。同样,如果人民检察院对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也应当将受理当事人复核申请的情况告知相关人民检察院。最终,法院的判决结果将作为最终的责任划分依据。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书的法律效力。文章详细介绍了鉴定书的主要法律依据和评定标准,包括医院证明的重要性、公安部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标准以及不同情况下的申诉程序。文章还阐述了当事人对鉴定结论异议的处理方式,包括人民法院委托鉴定、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的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程序及要求。当事人和代理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提出鉴定申请,公安机关决定事故调查所需的鉴定,当事人也可自行选择鉴定部门。鉴定委托应根据被鉴定题目的性质和难度选择相应机构。公安机关应在勘查现场之日起5日内指派或委托技术鉴定机构进行检修、鉴定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程序和要求。伤残评定是在伤者康复后进行,通过客观检验和评价确定伤残程度的过程,分为一级到十级。伤者需提供相关材料,其完整性、充分性和真实性对司法鉴定机构是否受理有直接影响。评定所使用的标准包括多个法规和国家标准,涉及人体损伤、事故伤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时间及程序。根据相关规定,当事人应在治疗终结后三个月进行伤残等级评定,如有固定物需取出后再鉴定。伤残鉴定程序需确保合法性和客观性,治疗终结前的鉴定无法真实反映受害人的实际伤情和影响程度。当事人应准确把握伤残鉴定的时间和程序,以保障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