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头皮擦伤面积超过5cm;头皮挫伤;头皮下血肿。
2. 头皮创伤。
3. 头部外伤后出现神经症状。
4. 面部软组织非贯通性创伤。
5. 面部损伤后留有瘢痕;外伤后面部出现色素异常。
6. 面部表浅擦伤面积超过2cm;划伤长度超过4cm。
7. 眼部挫伤。
8. 眼部外伤后影响外观。
9. 眼外伤导致视力下降。
10. 耳损伤导致一耳听力减退26dB以上,或外伤后引起听觉器官的其他改变。
11. 耳廓创伤长度超过1cm;耳廓缺损。
12. 外伤后鼻出血;鼻骨线形骨折。
13. 口腔粘膜破损;舌损伤。
14. 涎腺及其导管损伤。
15. 外伤导致牙齿脱落或缺损。
16. 外伤导致牙齿松动2颗以上或三度松动1颗以上。
17. 外伤导致下颌关节活动受限。
18. 颈部软组织创口长度超过1cm。
19. 颈部皮肤擦伤长度超过5cm,面积超过4cm,或挫伤面积超过2cm。
躯干部软组织挫伤面积超过15cm;擦伤面积超过20cm;躯干皮下血肿。
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人身损害,受伤者或死者的近亲属可以向对方提出赔偿要求。根据受伤程度分为未致残、致残和死亡三种情况,具体赔偿项目如下:
如果因交通事故受伤但尚未达到致残程度,受伤者可以要求赔偿以下7项费用: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以及必要的营养费。
因交通事故导致残疾,除了上述费用外,还可以要求以下6项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产生的必要康复费、护理费和后续治疗费等。
如果受害人死亡,赔偿义务人除了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相关费用外,还应赔偿以下6项费用: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为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程序及标准。伤残等级划分为十级,评定程序包括由具有资格的机构进行鉴定,当事人在治疗终结后可选择相关机构进行伤残等级评定。对于新旧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的衔接,通知了具体的实施细节和注意事项,包括初次、再次、复查鉴定以及伤残级别提高等情况的处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书的法律效力。文章详细介绍了鉴定书的主要法律依据和评定标准,包括医院证明的重要性、公安部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标准以及不同情况下的申诉程序。文章还阐述了当事人对鉴定结论异议的处理方式,包括人民法院委托鉴定、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的
伤残鉴定中心的专业评估标准和仪器在残疾等级鉴定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文章详细列举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等级划分依据,从Ⅰ级到Ⅹ级,每级的伤残程度都有所描述,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工作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限制。
车祸骨折伤残鉴定的时间规定、鉴定程序、鉴定机构、所需资料及交通事故人身伤残评定的程序。鉴定应在二十日内完成,如有需要可延长十日,超过周期需经省级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鉴定机构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工作并出具书面结论。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可申请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