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理道路交通事故后,处理机关需要对受损车物的损失价格进行评估鉴定。处理机关应及时委托价格主管部门进行车物损失价格鉴定。
价格主管部门应派出经鉴定中心审核批准的评估人员进行车物勘估。评估人员根据勘估后确认的车物受损情况,按照实施细则中的修理、更换或重置的价格费用评估准则,计算损失金额,并作出一个鉴定结论。他们将出具一份《价格鉴定书》,并加盖鉴定单位印章。原则上,鉴定结论应在交通事故发生后7天内作出,特殊情况下,经交警大队批准可延期7天。
价格鉴定书经交警大队确认加盖事故处理专用章后生效,并由事故处理经办民警发给当事人。
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确认生效后,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更改鉴定结论。当事人如对经确认的鉴定结论不服或有异议,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后的5天内向交警支队申请重新鉴定。交警支队受理后应及时转交同级价格主管部门重新评估鉴定,并在10天内作出重新鉴定结论。重新鉴定书经交警支队事故处理科确认加盖事故处理专用章后生效。
在评估鉴定车辆损失时,应遵循修复为主,更换为辅的原则,以节约费用的前提下保证车辆的使用寿命、主要性能和外观恢复或接近事故前的状况。
1、确定更换零部件和维修工时费时,一律按照事故发生时当地市场平均价格水平计算。
2、对于完全毁坏的车辆(指修复价格超过该车现行市场价格50%以上的),按照事故发生时发生地市场同类型新车的价格水平及该车的成新率计算损失价格。
3、对于事故受损的车辆,严格按照先鉴定、后维修的原则。经评估后,车主有权在损失鉴定金额范围内自行选择合乎质要求的修理厂进行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如果发现车辆存在当次事故造成的但鉴定结论书中未载明的隐损部位,修理厂和车主应及时以书面报告(附照片)通知鉴定机构,待鉴定机构作出补充鉴定后方可继续进行修复工作。离开当地地区维修的车辆不需要进行补充鉴定。
4、对于转向、制动、行驶、传动系统损坏的机动车辆,修复后必须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检测站检测,凭检验合格证到交通事故处理机关办理手续后方可上路行驶。
1、对于全新的物品,按照事故发生时发生地市场同类物品的平均价格计算其损失金额。
2、对于已使用过的物品,按照事故发生时发生地市场同类物品的平均价格及该物品的成新率折合计算其损失金额。
3、对于可修复使用的物品,按照修理费计算其损失金额。
对于能维修使用的道路设施和建筑物,按照其维修费用计算损失金额。对于完全毁坏的道路设施和建筑物,按照事故发生时的重置成本计算其损失金额。
伤残评定的最佳时机,通常在损伤造成的并发症治疗结束后进行。伤残评定可到当地的司法鉴定中心进行,根据不同损伤原因适用不同的鉴定标准,因此伤残等级可能不同。交通事故的赔偿数额取决于多种因素。摘要完毕。
交通事故尸检报告的出具时间及相关流程。公安机关应在事故现场调查结束后三日内委托检验、鉴定,检验、鉴定完成期限不超过20日。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可作为伤害程度依据。尸体检验需征得家属同意,并在非公众场合进行。公安机关会在收到检验、鉴定报告后两日内送达当事人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程序,包括准备申请材料如伤残评定申请书、诊断证明、CT和X片检查结果等,并详述了伤残评定的具体流程。同时,也介绍了重新评定的申请方式及时限。当事人应在治疗终结后十五日内向公安机关申请伤残评定,对结果不服的可在接到评定书后十五日内申请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时限及内容要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勘查现场后十日内制作认定书,遇交通肇事逃逸情况则在捕获后十日内完成。认定书应包含事故基本情况、事实、证据及责任划分等。制作完成后需加盖专用章并送达当事人,同时告知其相关权利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