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理道路交通事故后,处理机关需要对受损车物的损失价格进行评估鉴定。处理机关应及时委托价格主管部门进行车物损失价格鉴定。
价格主管部门应派出经鉴定中心审核批准的评估人员进行车物勘估。评估人员根据勘估后确认的车物受损情况,按照实施细则中的修理、更换或重置的价格费用评估准则,计算损失金额,并作出一个鉴定结论。他们将出具一份《价格鉴定书》,并加盖鉴定单位印章。原则上,鉴定结论应在交通事故发生后7天内作出,特殊情况下,经交警大队批准可延期7天。
价格鉴定书经交警大队确认加盖事故处理专用章后生效,并由事故处理经办民警发给当事人。
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确认生效后,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更改鉴定结论。当事人如对经确认的鉴定结论不服或有异议,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后的5天内向交警支队申请重新鉴定。交警支队受理后应及时转交同级价格主管部门重新评估鉴定,并在10天内作出重新鉴定结论。重新鉴定书经交警支队事故处理科确认加盖事故处理专用章后生效。
在评估鉴定车辆损失时,应遵循修复为主,更换为辅的原则,以节约费用的前提下保证车辆的使用寿命、主要性能和外观恢复或接近事故前的状况。
1、确定更换零部件和维修工时费时,一律按照事故发生时当地市场平均价格水平计算。
2、对于完全毁坏的车辆(指修复价格超过该车现行市场价格50%以上的),按照事故发生时发生地市场同类型新车的价格水平及该车的成新率计算损失价格。
3、对于事故受损的车辆,严格按照先鉴定、后维修的原则。经评估后,车主有权在损失鉴定金额范围内自行选择合乎质要求的修理厂进行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如果发现车辆存在当次事故造成的但鉴定结论书中未载明的隐损部位,修理厂和车主应及时以书面报告(附照片)通知鉴定机构,待鉴定机构作出补充鉴定后方可继续进行修复工作。离开当地地区维修的车辆不需要进行补充鉴定。
4、对于转向、制动、行驶、传动系统损坏的机动车辆,修复后必须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检测站检测,凭检验合格证到交通事故处理机关办理手续后方可上路行驶。
1、对于全新的物品,按照事故发生时发生地市场同类物品的平均价格计算其损失金额。
2、对于已使用过的物品,按照事故发生时发生地市场同类物品的平均价格及该物品的成新率折合计算其损失金额。
3、对于可修复使用的物品,按照修理费计算其损失金额。
对于能维修使用的道路设施和建筑物,按照其维修费用计算损失金额。对于完全毁坏的道路设施和建筑物,按照事故发生时的重置成本计算其损失金额。
交通意外事故赔偿流程包括交通部门现场勘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赔偿调解、向人民法院起诉和申请强制执行五个步骤。交通部门现场勘查时,交警部门会对现场进行勘查记录,并要求当事人或见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名。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和过错程度来确定责任。
交通事故发生后,赔偿流程包括交警责任认定、赔偿协商或交警调解、起诉要求赔偿。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损害事实的证明、就诊证明、医疗费用单据、陪护证明、单位垫付证明、就
交通事故处理赔偿问题需要及时报警和抢救伤员。交警部门认定交通责任事故后进行赔偿。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车主购买车险是为了规避交通事故带来的经济风险。在交通肇事保险赔偿流程中,首先需要报警定责。报警前,应拍照或录视频作为证据,并将车辆移开,然后报警等待交警处理。交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