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9条的规定,损害赔偿案件属于侵权案件,其诉讼管辖权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负责。当事故发生地与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地时,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可以由两个法院共同管辖,即交通事故发生地法院和被告住所地法院。
当事故发生地与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时,当事人的管辖权选择对于赔偿金额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法律规定,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是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确定;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计算标准是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来确定;丧葬费的计算标准是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来确定。因此,受诉法院所在地的经济发达程度将直接影响当事人能够获得的赔偿金额。
当事故发生地与被告住所地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时,当事人的管辖权选择对于赔偿金额没有区别,但选择合适的法院管辖权有利于当事人方便进行诉讼。
受害人可以选择自行申请伤残鉴定,包括受害人本人或委托律师事务所在起诉前提出申请。律师事务所的申请行为实际上等同于交通事故受害人本人的申请行为。受害人也可以选择向受诉法院申请鉴定,由受诉法院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很多受害人选择向法院申请鉴定而不是自行申请。
在选择鉴定机构时,受害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受害人最好在起诉前申请伤残鉴定,这样可以在鉴定机构的选择上更具主动性,能够选择更有利于自己的鉴定机构。而且,如果受害人在诉前申请的鉴定结论没有被对方充分证明需要重新鉴定的证据,法院不会重新鉴定。
选择鉴定机构时,不仅要选择经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核合格并登记的鉴定机构,还要选择具有信誉和高度权威性的鉴定机构。也就是说,应该选择那些鉴定结论很难被推翻的鉴定机构。
很多交通事故受害人担心自行申请鉴定后的伤残鉴定报告是否会被法院采信。但实际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如果对方没有证据足以反驳并申请重新鉴定,法院应当予以准许。
因此,自行申请后司法鉴定机构作出的伤残鉴定,法院通常会直接作为定案依据。只有在肇事方或保险公司能够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该伤残鉴定报告存在程序违法或定残不准的情况下,法院才会同意重新鉴定。需要注意的是,重新鉴定并不意味着自动否定原伤残鉴定报告,而只是重新进行一次鉴定。根据伤残鉴定实践,重新鉴定的结论大部分情况下与第一次鉴定相同,只有少数部分会有调整。
如果肇事方或保险公司对受害人自行申请后作出的伤残鉴定提出异议,但又无法提供任何抗辩证据,法院将不会理会,也不会主动进行重新鉴定。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程序及相关要求。当事人和代理人可向公安机关提出鉴定申请,公安机关决定事故调查所需的鉴定,而当事人可自行选择调解所需的鉴定部门。委托鉴定需根据被鉴定项目的性质和难度选择相应机构。伤残鉴定有严格时限规定,一般应在勘查现场之日起5日内开始
伤残鉴定的概念、范围及赔偿标准。伤残鉴定是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等。十级伤残赔偿标准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其他级别伤残赔偿标准也有相应计算方法和公式。
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伤残鉴定标准,详细介绍了重伤、轻伤、轻微伤三个不同等级的具体鉴定情况,并阐述了受害者家属的赔偿问题,包括医疗费用和误工费等。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申请条件和决定过程。当事人和代办代理人可向公安机关提出鉴定申请,但必须符合合理公正、有助于查清事实真相且切实可行等条件。工伤伤残鉴定程序包括提交材料、调查和核实等步骤。在交通事故案件中,选择合适的鉴定机构和委托机关非常重要,可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