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规定如下:
对于造成特大事故且负有次要责任以上的行为,将处以10日至15日的拘留,或者150元至200元的罚款,并吊销驾驶证。
对于造成重大事故且负有主要责任以上的行为,将处以10日至15日的拘留,或者150元至200元的罚款,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对于造成重大事故且负有次要责任的行为,将处以10日以下的拘留,或者50元以上150元以下的罚款,并吊扣机动车驾驶证1个月至6个月。
对于造成一般事故且负有主要责任以上的行为,将处以10日以下的拘留,或者50元以上150元以下的罚款,并吊扣机动车驾驶证1个月至6个月。
对于造成一般事故且负有同等责任以下的行为,将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并吊扣机动车驾驶证1个月至6个月。
对于造成轻微事故且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行为,将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并吊扣机动车驾驶证1个月至6个月。
对于发生交通事故后,机动车驾驶员有逃逸、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隐瞒交通事故真相,嫁祸于人以及有其他恶劣行为的情况,将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效力从裁决之日起生效。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在二年内不得重新申请领取机动车驾驶证。
对于军人、武装警察的处罚,交由军队、武装警察部队执行,并应及时将执行情况告知处理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
当事人对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复议申请书后三十日内,应当做出复议决定。
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原则,包括违章行为原则、因果关系原则、违章行为的影响原则和路权与安全原则。根据这些原则,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取决于当事人的违章行为是否存在及其作用大小,以及是否与事故存在因果关系。
事故责任划分中的同等责任问题。当事故双方都有违章行为且情节相当时,需根据当事人行为对事故的作用和过错程度来划分责任。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同等责任,双方各自承担50%的责任;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的同等责任,机动车一方承担较大比例的责任。文章还通
酒后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包括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后逃离现场的各种情形。对于酒后驾车,根据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处罚力度加大,醉酒驾驶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于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累犯,处罚更为严厉。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出具时机和内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在勘验现场后的特定时间内制作认定书,包括一般事故、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和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情况。认定书应包含事故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事故基本事实、证据及原因分析和责任判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