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中午,小林驾驶无号牌二轮摩托车搭载小廖、小李去镇网吧上网,行驶至一路口时与王某驾驶的小型客车发生碰撞,造成小林、小廖受伤及两车不同程度损坏的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小廖被送到医院抢救,被诊断为急性闭合性特重型颅脑损伤、胸腔闭合性损伤、右膝皮肤挫裂伤,至3月17日,小廖支出医疗费共15万元。
经交管部门认定,小林尚未成年,无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时超过核载人数,且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也没有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转弯时,未避让直行的车辆先行,在事故中应承担主责;王某驾驶机动车行驶时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事发后经检测该车机件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在事故中应承担次要责任;小廖不承担事故责任。
事后,小林及其父母赔偿小廖2.9万元,王某赔偿小廖7500元,王某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在交强险“医疗费赔偿限额1万元”项下赔偿1万元后,拒绝赔偿余下医疗费。无奈之下,小廖将小林及其父母、王某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前期医疗费共15万元。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人民法院对此案审理后,采纳了交管部门作出的事故认定,但同时指出,事故责任认定与民事赔偿责任分配不同。法院审理认为,小廖虽不承担事故责任,但其在明知摩托车存在违法驾驶的情况下仍选择乘坐,应承担本案15%民事责任;小林承担本案60%民事责任,王某承担本案25%民事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小林是未成年人,小林父母对损害的发生未尽到监护责任,小林所承担的民事责任应由其父母承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本案中,小廖主张医疗费15万元,提供了病情介绍、疾病证明书、出院小结、住院费用清单等,证据充分,法院予以支持。小林父母辩称小廖医疗费应该扣除向新农村合作医疗处和学校意外险已经报销部分,小廖否认已经报销,小林父母也没有提交证据予以证明,因此法院不予采纳。此外,法院认为,即使报销新农合和意外险,也与本案属于不同法律关系,不能免除侵权责任人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原则,包括违章行为原则、因果关系原则、违章行为的影响原则和路权与安全原则。根据这些原则,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取决于当事人的违章行为是否存在及其作用大小,以及是否与事故存在因果关系。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要求。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包含事故的基本情况和基本事实、证据及原因分析和当事人的过错及责任或意外原因。若未查获肇事逃逸人或车辆,可在当事人书面申请后制作认定书,载明事故时间、地点、受害人情况及调查事实,并确定责任。若无法查证事实,也应
事故责任划分中的同等责任问题。当事故双方都有违章行为且情节相当时,需根据当事人行为对事故的作用和过错程度来划分责任。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同等责任,双方各自承担50%的责任;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的同等责任,机动车一方承担较大比例的责任。文章还通
车祸责任确定的流程。当事人可以报警由交通部门进行责任认定,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进行判断。责任认定需考虑事实清晰度、证据充分性、法律适用正确性、责任划分公正性和程序合法性。具体责任划分包括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以及特殊情况